前情提要:我自己想了一個方法把故事切成兩段來寫然後真的有做出來。後來看了一本教學書和無間警探第一季後恍然大悟其實那是在劇情大約中後段的時候製造大衝突的手法。
雖然我也大概知道事情如此但還是覺得自己閉門造車很好笑。
大概17-19年的時候我就這樣埋頭苦幹了一陣子之後發現其實想寫的東西跟流行的穿越重生文結構差不多。
當然冷靜下來後重新審視會覺得還是有所不同啦。畢竟是從自己內心蒸餾出來的奇怪結晶,跟本人的形狀比較接近。
不過逃避了幾天(逃避到還去除了草)(也太不想除草了)會覺得那種整篇文章的結構在心裡很清晰,會從很多位置長出想塑造的泡泡這種感覺還滿不錯的。
這個對我來說有點像是找到內容填充的源頭。
大概的情節>>做出結構>>先填一些肉>>修補結構>>再多填一些肉
有種「會能夠長出不錯的肉是因為結構被拉大了」的感受。如果結構也很穩固的話肉就掛得住了!<--但目前都還是未知數
增加內容的時候也會覺得「這個地方多寫這些真的有用嗎還是畫蛇添足?」,跟「這個地方只要寫這樣就足夠表達了吧」是同一種動盪不定...
(腦中浮現出去看朋友剪片時的心情XDDDD好恐怖)
抉擇所需的片段
想要放鬆地寫想寫出來的東西
這兩者我都覺得很好。我想我會特別在意結構的事比較是因為作為觀眾時很依賴抓結構來看懂故事,但最傾向的還是有彈性吧。
第一本我本來看前面幾篇時有點嚇到所以覺得不會想推...
這本是每個主題由不同作家撰寫,從心態到技法觀念再到投稿的建議循序漸進,前面有一篇本來在說寫作需要非常、非常、非常努力,最後突然說但如果沒才華就什麼都沒用。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會錯意但大為震驚XDDDDD雖然我也常看到國內有人發文大潑創作者冷水可是...這太傷感了吧,而且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哪會覺得自己沒才華啊(喂
後來繼續往後讀就慢慢覺得大都是穩搭穩打的教學,比較不像另一本長篇小說的技藝有那麼多細節建議,可能因為是以短篇為主題,所以教的內容更像在教電影劇本。讓我開始真的覺得非常值得推薦的篇章是場景和情節,這兩章對於已有寫作經驗&覺得有點瓶頸的人會非常有幫助!
節錄一段:(來自我的筆記所以有很輕微的省略)
我們絕不能只憑藉作者分析動機的深度,去斷定故事本身深刻與否。動機最大的意義在於將角色和情節聯繫起來。如果你問作者需要給出多大的動機才合適,我覺得可以用另一個問題的答案回答你:讓角色做出有意義的行為,需要多大的動機?
對任何故事來說,不存在一個公式決定動機要到什麼程度才合適。(情節決定於作者的人生觀點)
把自己也看做某種配角,對故事中的情節做出相同反應、構思就能成篇。
(節錄結束)
-->場景、情節和衝突這三個篇章彼此有著無法切割的關聯,我很喜歡其中提供的思考,會想起因為我們在寫之前都是觀看者,有時會習慣用觀者的角度來設計自己的故事,但其實用自己的眼睛看出去,找到自己發想這個故事的核心是讓故事變完整的關鍵。
我知道很多人寫作時本來就會把自己當作裡面的角色來思考,但真的,也很多人(包括我)是用旁觀者的角度寫故事,而且是那種跟我超級無關的吃瓜旁觀者角度(
但把自己當作裡面的某個角色而不是主角這個建議很棒,最討厭主角看起來很像自己惹<--結果這心態間接造成寫故事沒血沒淚沒心肝
另一本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讀到這本時我已經有點覺得自己今年的教學書內容接近飽和了,但滿開心的,因為相似的觀點用不同的話語講出來這件事本身對我來說一向很受用。不過這本書也很獨特!很像一個親密的朋友在分享自己的經驗,情緒價值給滿但也很直率,會讓讀的人感到被支持,而且層次周全,尤其是在商業經驗上有比其他寫作書更多分享。(雖然這讓此書看起來比較適合想在暢銷榜上奮鬥的作者)
哇謝謝書籍推薦,我到現在還在練習很基礎的三幕劇...
謝謝林湖推薦!一隻鳥那一本我去查簡介,很有趣耶(寫不出來時就寫自己多恨寫作XD)我馬上去圖書館預約這本書了
lunaticreate: 如果能有幫助就太好惹

我覺得短篇小說那本特別是會引導出很多新的想法,而且會讓人恍然大悟自己想表達的觀點才是超越一切的前提~
~~說好的結束寫作話題呢~~
做了一個夢是關於我覺得需求不受重視的情結,其實想起來這種夢是有反覆出現的,而且都很短小。但這應該是被我忽略最多次的訊息。
目前我看的寫作書不管是影集或電影的教學、類型小說、寫實類的教學,一直到最近才得到解答的是,個人生命的題材和技藝的要求兩者要怎麼相容。
以前我會覺得不可能是因為當有寫作衝動的時候個人想要吐露的事是完全沖昏了頭,但這種情況卻會被當成所謂的心流,事後會覺得沒有進入就代表寫得不怎麼樣。
我覺得「寫作衝動隨著年紀消失」可能有很多因素,最常指向的原因是體力的下滑、日常事務的壓力、激素變化,或環境改變。但我想提出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也許隨著年紀增長,年輕時還能輕易吐露的事物大部分已經講出來,但那些被放在很深的位置的事物愈來愈難以表面的模樣湧現在生活當中。湧現在這個有形、有文字意義的世界。
「把生活經驗寫進故事裡」這樣的建議誰都可以提得出來,可是光靠這個字面上的作法不會真的讓經驗成為故事。除非我們就是真的有很多光怪陸離的見聞,但自身經驗依然需要大量的加工。這個加工也不是只憑一個「我要寫出好故事」的表面原因,而是可能從一個很小的發現,引出自己也沒想過藏在身體裡有那麼多的圖樣、信念或節奏。我覺得這真的是創作很美麗的一件事。
只是沒想到真的體會到這件事是從非心靈成長類的硬核小說教科書裡得到XD
如果對自己太過嚴苛的話會錯過很多提示,也許是因為要完成世上大部分的事都還是要從心出發的。
(之前讀的時候覺得自己寫的東西一點價值也沒有所以無法感同身受)
今天終於開始為秋播做準備!雖然今天都戴手套但摸土還是最開心

途中還被小澤蛙路過看了兩次(可愛爆擊
整個夏天都很少下雨土超硬orz
八月過後整個週期過得清清楚楚,月經來之前大概一周做什麼都覺得好醜orz(寫了點東西和做了刺繡還有畫畫,就是做什麼都不對勁)但農活還是有讓心情好很多。連讀書都無法感覺快樂這點其實真的滿悲傷的

體力ok的話勞動或運動好像可以中和一下低落的黃體期。
Astrodienst推出了全新的占星主題報告我忍不住還是看了(啊說好的玄學斷捨離呢)

我有點感動,但還是沒錢買整份報告(喂
到了55歲還會需要思考自己夠不夠自私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生。這是整個新系列我最想吐槽的部分(要不然就是在自私和配合之間掙扎,要不然就是在家庭和自我之間掙扎

但看到這個我還是很開心,原來我也是蒐集寶藏的龍(好
&也沒什麼原因小時候一直覺得天狼星是一顆很親切的星星
所以說即使一直蒐集知識也沒覺得擁有很多就是因為單純的囤積症嗎(
今天看完試讀版稍微思考了一下。我對玄學的厭煩大體是針對過度詮釋。但對我來說這個世界本來就起源於抽象,所以可能是對於被無限擴大意義在人類生活上的所有事情都有或輕或重的反感吧。
Kobo感覺常常有99元活動
而且好像書都很不錯
刷到特價促銷結果我...終於買惹...CLIP pro...
颱風過後我的菜苗全數生還。

但預搭的番茄架子又倒了,感覺還是要全部拆掉重搭><
今天下午曬到房間整個窗框都是燙的耶。
其實這次有買矮性小番茄種子,比較不需要架子的品種。在挑送朋友方便種植的種子時一起多買的。還是說就應該要種一下。
結果大番茄的苗飛快長出,只好還是搭架子XDD
今天弄到天黑只弄完紅蘿蔔那塊,把土鋪平的瞬間小澤蛙們一擁而上(震驚)太可愛啦QQ但好怕踩到。嗚嗚希望小蛙們都平安長大。(覺得時間到就出來打獵的蛙類好像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