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模作文考媽媽是代理孕母你的感受是什麼,結果一些考生情緒受傷。嗯……
latest #9
考生的年齡普遍17、18歲,正是敏感階段,對自己身體也還不夠了解,同為女性的少女們帶入感應該會強一些;而且這年紀的孩子們與家人的關係也還在依賴的階段,大腦本身的發展也不夠健全,問這問題感覺刺激度有點高啊 @@
在考試壓力的情況下,出現這種題目,想像力好且情感較敏銳的學生,情感帶入太強烈,會引發生理不適,出現噁心感或是痛哭。我覺得應該是真的會發生的事。
媽媽這個存在通常是特別的,媽媽是自己(+手足)的媽媽,是自己家庭內的媽媽,不是跟鄰居小孩、跟班上同學一起分享的存在,具有情感上跟關係上的獨佔性跟排他性。這題目相當 “銳利” 呢,如果只是問鄰居阿姨是代理孕母你會怎麼想,感受應該不會這麼大,正因為問的是自己的媽媽,才會顯得特別嚴重
立即下載
通常,媽媽會是跟自己關係親密的存在,一個17、18歲的青少年突然要去想像跟自己親密的媽媽說她要代孕,還要去想媽媽懷孕到生產的階段,這對大部分家庭狀態已穩定數年沒新生兒的青少年來說,是個讓家庭狀態變得不穩定的強烈變化吧?
除非只把媽媽當成一個物體,如同傢俱一般的存在,不然小孩會感到動搖,因為家庭狀態顯然不穩定了,小孩根本不知道媽媽懷孕會帶來什麼影響,要是這個胎兒還不是自己的手足,那對青少年而言,他們該怎麼看待代孕的媽媽?媽媽不只是自己的媽媽?媽媽是懷孕的物品?是要將媽媽當成物品嗎?
如果是感到不適且不願支持媽媽代孕的青少年,在面對媽媽決定成為代孕者且會懷孕生子的前提下,他們無法事前阻止,只能事後被迫接受這些變化,光是想像這些變化帶來的衝突跟不適感,可能就會讓一些考生承受不住。如果是心思細膩些的孩子,直覺認為該尊重媽媽的決定,這時「必須尊重媽媽」的信念,跟「自己內心感受不佳」的狀態相碰撞,考生內心的煎熬可能就更強烈了。
以考題本身需要的功能來說,真的出得很差,太動搖考生的情緒穩定性了,有太多可以檢討的地方。我比較想瞭解的部份是,青少年對這題目的不適感是源自哪些因素?是我上面推測的那些嗎,還是其他原因?比起已經討論到爛的代孕議題本身,我這次更想知道對青少年心理狀態的影響,考生都還這麼年輕,他們的心理健康應該要得到重視。
至於無感的考生,那就無感啊,也不需要他們跟著有感啦!能冷靜完成題目拿分數,正是他們該做的事。
雖說青少年的腦袋絕對比年紀更小的小孩好,理論上應該是更理智的沒錯,但對照幼兒的行為來看,有些幼兒光是媽媽懷孕就不能接受了,好像是覺得媽媽會被搶走,小小孩看到媽媽抱其他嬰兒會爆哭,有些國小年紀的小孩知道媽媽懷孕了也不能接受…… 搞不好媽媽懷孕這件事本身就很觸動小孩的敏感神經?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