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觀察日記》 No.28
斷線者
#辦公室觀察日記
latest #11
你怎麼會這樣想!?
Day 46-(2/2)
M在群組裡@G,口吻平常,彷彿所有爭執、衝突、不合都沒發生過:「上午統包有送4份文上來,資料放在我桌上,再請分派審查,謝謝。」
G不再客氣了。他回得乾脆又克制:「我已不是副主管,無權利分派,我可以把資料拍照上傳上來,您自己再分派給對應人員,感謝。」
M試圖軟著陸:「這跟是不是副主管沒關係,現在是資料審查要有同仁看。」
G不接球:「工作分配這是您身為主管的職責,尤其是資料審核。我無法處理,這個再煩請您先分配一下,我再協助將查驗資料搬給您分配好的各項審查資料負責人。」
對話看似平靜,實則每一句都像退場的鐘聲,敲給所有人聽。
我知道這場戲幕後還有段插曲。午休時,G主動走來,將他與M的私訊對話告訴我:M先套話問他情緒問題,G說公私分明。M再問他還能做什麼,G劃出清楚界線,只能處理三項施工計畫審查,其餘免談。M答應了,之後在群組發布新的工作分配。
G立刻再次劃線:「收到,我負責處理這3個施工計畫的審查。」
M終於回:「其他的我再處理。」
我點點頭,說:「你已經將工作切開了,很讚。」
但我也在當天下定決心,退出這場拉鋸戰。我傳訊U,說我不想再談辦公室的情緒與是非,只談公事,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U答應了:「以後就拉賽就好,這樣真的會累。」
沒過多久,E私下找我,給我看G在小群裡的抱怨:H又來問中午誰去灌漿、下午誰要接班,連簡單的安排也不問M,轉頭問G。G憤怒又無奈地寫:「H又不是沒社會經驗,為什麼這些事都來問我?」
我回E:「我好累,只想專注在自己身上,不想理這些事。」
E看穿了我的疲憊,只說了一句:「好,你休息。」
其實,我心裡明白──從5月19日以來,G雖然公開和M劃清界線,說自己不是副主管、不再配合,但他和同仁的互動,還是帶著主管的影子。他總是在觀察誰接了M的指派、誰可能成為下一個被操控者。他說B在伺機而動,想更上一層,但在我看來,他說的每一件事,其實都是他自己的投射。他才是那隻受傷又焦躁的公獅,在高壓與經濟負擔下,渴望翻身,卻也擔心自己被看穿。
我不想再演這齣戲了。我決定徹底退出陣線,不站邊、不對話、不隱晦傳遞。我要回到最初的角色—冷靜的觀察者。
午後,G將他與M的私訊內容截圖傳給我看。我看完後,只說:「你做得很好,界線很清楚。」
等他回到座位,我私訊他:「了解你的做法跟用意了,圖片你收回去吧。」
他沒說話,只是默默地將訊息收回了。
那一刻,沉默像是一道結界,清清楚楚地劃開了:我不再參與任何人的劇本。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