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璟
2 months ago
這集含金量超高的S0621-造成情感生變的三大因子,讓關係變順的兩大溝通策略(書本:關係免疫力)出於善意,以為對方會接收善意但會收到惡意,覺得被誤解而放棄溝通
會造成情感生變的三種語句
1.羞愧:造成對方反抗,但實際上想被理解。情勒和指責都是一種
2.輕蔑:使對方想捍衛自己
3.憤怒:包含1和2,聽者會覺得被攻擊,而只想防禦和反擊
關係溝通三種模式,能維持長遠關係的人:
1.正面回應 87%
2.直接拒絕
3.不回應 13%
關係最惡劣的就是冷暴力,對方築起高牆就代表結束,怎麼做都沒看到
若在乎,就持續付出善意將高牆打掉,但要設立停損點且不要尋求協助
東方璟
2 months ago
溝通解法
1.用坦然取代責怪:剎車,釐清自己真實用意,說出內心感受和想要的是什麼
2.用確認取代質疑:避免質疑,相信,詢問自己的話造成對方負面猜想
3.邀請對話:未來花時間聊
不相信又抱持一絲希望時,回到坦然表達其實已無法信任,至少自己已盡力
對坦然不自信時,可能表達能力差、過去創傷不敢相信,但對方不是過去那人
小作文不是問題,但須將坦然和確認取代則壞與質疑
不要害怕吵架,吵架背後可坦然說出想法,怎麼說可以越吵越好
東方璟
2 months ago
我一向都會選正面溝通,因為每個人想法不同、行為不同,我都預期溝通完後越吵越好,
但好難一邊表達感受,一邊避免責怪與期望。一旦有期望就會有潛在的控制感。
特別當妳有所期待與自身投射時,當下自動化情緒,是需要有意識關閉的。
東方璟
2 months ago
其他溝通心理學說要表達「感受」,不要表達「猜測」,後者會讓對方感受到被指控,對方認為自己都被誤解了乾脆不解釋。
但有時就像「已經無法信任,卻又抱持一線希望」,就是希望對方反駁說沒那回事、徹底解開誤解,卻不知自己溝通是否又會帶來反效果。

對方築起高牆,我仍持續付出善意,想將高牆打掉,
只要對方還有一點點想留住的表現,我就不太懂得設立停損點。
但「不要尋求協助」這點蠻困難的,還是會有懷疑有誤解沒解開、到底發生了什麼的委屈與疑惑,你永遠不知對方是越問越逃,還是根本不想要。
立即下載
東方璟
2 months ago
當持續破冰發生在個人的性向可能喜歡那朋友時,會被傳說是不是喜歡對方,這會讓問題更加複雜化。
甚至我有一段遇到NPD的經驗,告訴我「積極破冰只讓覺得煩躁和廉價,讓人覺得隨便對待也沒差」,甚至尋求溝通的小作文還被拿去養Flying Monkey。
回顧邊界感(下)那集的話,顯然我需要更早地停損吧。可是對方又不是過去那個人。
要堅定的相信能夠破冰,相信對方築起高牆遠離並非放棄,卻又不抱期望實在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