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夏🍇肝之孤狼復健中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不上tag了,懂的應該都懂吧
想了想還是上個tag吧,內容不多就是了(?)
可能還有兩星期下來的感想(?)
latest #10
raven (@ravenkcontent) on X真正影響我的是「作品」,不是所謂的「譯者」(實在想不到該用甚麼詞語,所以加了引號)
真的,最近的鳥事已經夠多了……
曉夏🍇肝之孤狼復健中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在這個非黑即白、人人都被迫歸邊的時代,keep an open mind實在太太太重要……
然後在這種時候收到朋友預購了繁中版的消息
大概是最近比較令人振奮(?)的消息吧
立即下載
@amicloud - #十二國記 摘錄) 我一聽理智就斷線了。這什麼鴕鳥心態?不讓我檢查就沒有問題了?...想起課程主任在迎新日講的「譯者擁有的是演繹佳作的能力」(大概是這個意思)
又想到他上課時給我們看的各式反面教材、第一課問我們覺得翻譯「出問題」要負最大責任的是誰;他自己認為是編輯/監修,然而第一個被炎上的往往是譯者
@summail - 我真的很難理解歐美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用真實身份在網上說話,完全不會顧一下自己形象,...今天再咀嚼「譯者擁有的是演繹佳作的能力」這段話
雖然那種嚴格來說是「本地化」但本地化的第一步應該也離不開「翻譯」
跟朋友傾訴後總算得出了結論︰
我喜歡的、真正影響我、拯救我的是「作品」;本地化的文本、歌詞以文學的角度欣賞、當是工作上的成果來看也非常優秀
然而「譯者」本人往後的言行、品格我非常不OK
可能關係不大,但說到公私分明,就想到現在的自己深受喜愛的事物影響、想要成為其中一員才會選擇這條路
早就知道翻譯絕對不容易,正式開始學習才發現這是一門比想像中更深奧的學問;週末窩在家裡寫作業、讀reading, 只覺得自己有夠菜
自己勉強算是個trilingual person, 但捫心自問,三種(?)語言都很菜 曾幾何時也羨慕過身為native speaker的她,只是現在……
兩星期下來最衝擊的大概是教授們對運用AI的態度吧
入學之前幾乎沒在用AI, 雖然學校也有指引,但說實話有點不習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