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吳曉樂讀[拋棄母親]
沒看過這本書之下有點衝動的報了名,覺得有去真是太好了。
下面放自己的筆記,本來打算鎖私噗,但或許我的河道上也有人需要這些文字。
latest #22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再怎麼樣,他們都是你的父母」
這句話已經不能說了吧,這是一句髒話。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承認他們根本不愛你
如果愛一個人,會多長出一個眼睛,看到對方的感受與需求。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你其實一直在期待他們會說出你很棒,你很好。
-憤怒表示你還很在意,你還在期待,憤怒是很好的情緒。但給自己一段時間的限制,比如憤怒三年就好。然後用新的情緒填進去自己的人生。
我認識很多人,他們抱著期待去付出,與放下期待專注在自己的身上,身體的狀況截然不同。
立即下載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當你說出你在意的傷痛時,得到「我忘記了」,或「這麼久的事情你還在計較」,其實都是指同一件事:他們不願意去面對自己造成的責任,卻要你原諒。
請切記,原諒是一個非常消耗情緒能量的行為,只有你自己可以給出原諒的時間。不可以是對方傷害了你,卻要求你再花費情緒的能量去體諒他們。你是可以選擇不原諒的。
理解他們為什麼做出傷害你的行為,他們或許有自己的苦衷,但並不代表理解之後你就要「做出原諒」,這是兩件事。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有親子問題的父母,通常是自己也活得渾然不知才有這樣的問題。他們還是孩子,不是「大人」。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書中提到:施與虐待的父母是會變換型態的魔物。小時對你施與暴力、在你成為大人後,卻變得可憐兮兮。其實僅是他們還想利用你的人生,得到他們想要的。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親子關係的不對等:父母可以擁有很多孩子,但孩子只有一對父母。在感情的專一性完全不同-那種不被對方理解與關注的恐懼,極盡所能的討好,就繫在這個女人與男人的身上。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請給我新台幣的愛:可以在我遇到痛苦時,馬上兌換我需要的,而不是越南盾的愛,臺中只有兩個地方可以換—-為什麼你的愛還要透過一個遠親,在告別式的時候告訴你的孩子「其實你爸媽很愛你」,如果這個遠親剛好出國了呢?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只是剛好我最近要去越南,沒有什麼重大的意義)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教育虐待-活在父母的未竟之夢。
他們人生的遺憾,是否想要在你身上實現。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日本人的代理人服務
代理你幫父母處理後事。
也可以代理你去遞辭呈,結果發現接受辭呈的上司竟然也是代理人!
這個世界會不會最後都是代理人在運作呢?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長女病的作者要跟著媽媽去遊覽車環島旅行(應該會在宜蘭或是桃園就吵架了吧?)
他現在的做法是身為一個女人可以做一個示範:給媽媽的示範,自己可以有消遣、擁有自己喜歡的事,過好自己的人生。但一定要自己站穩了才能做這件事,不要忘了過好自己的人生,是媽媽自己的責任。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神經的可塑性:研究顯示人不管到幾歲都是可以改變的,沒有什麼他已經活到七十歲了不會改變了啦。
我現在也在很努力地去說服我阿嬤某些觀念,是有用的。
所以也要相信自己也會改變。人是會被意念驅動的生物。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虎毒不食子是錯的。動物本來就會為了自己存活而吃掉孩子,這才符合生物的本性。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華人社會是用血緣在驅動的,所以我們才會有這麼多痛苦的故事。我們可以跳脫用血緣去思考愛這個問題。愛你的人不一定需要跟你有血緣。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請不要放棄表達對其他小孩的關心。小孩是有公共性的,國家才會花數十億在教育上。一個孩子如果養分都來自自己的父母是非常可憐的事。他可以透過老師給他的養分、姑姑阿姨叔叔給他的養分,讓自己更完整(健康)。
不一定要把他從地獄中解救出來才是有用的,有時候,有人了解自己的痛苦就足以拉他一把,不從樓上跳下。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找書店迷路了一陣,講座開始五分鐘才抵達,內部的位子已客滿,只好坐在外面。主辦方有接喇叭,就算在外面也聽得很清楚~只是有點熱😆
外面的聽眾也是有十來個,弄得逛街的人都停下來看這裡在幹嘛🤣
老師:這樣真的很像邪教現場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提問的聽眾說著自己的問題會沾到一點點自己與雙親的故事,禮貌的語氣挾雜著忍耐的哽咽
有聽眾問:自己也嘗試向朋友表達幼年時期(被虐待)的遭遇,但多得到對方不知道該說什麼的回應,讓人很沮喪,我們在這裡討論著,真的有意義嗎?
老師說12年前出版[你孩]時,被人責罵;但十年後的現在,越來越多探討母女關係與親子議題的書籍出版,大家逐漸能理解與接受以孩子出發的概念。
雖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接住這群受傷的人,但不會說出噗文第一句的髒話---已經是社會的進步。繼續討論不會沒有意義,再十年,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風景。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現場書店主題相關選書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聽到「其實你只是想要他們說你很好」,有視線模糊一下。冷卻自己的期待、轉化這樣的肯定可以是自己給予自己—-還需要一點時間,
但在書店發現了這個小徽章,我想是這次讀書會最適合我的紀念品了。
clear mind★的W尼
1 months ago
@bird_2009 - 《神經可塑性》真的是可以推一下(注), 以前的人認為大腦在長大後就定型,不能改...
剛好看到青小鳥在推😆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