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森嘎本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有很多事並非所看所聽所想的那樣,所以在探討一件事情時,我總是想著「這是僅屬於我自己的觀點,而非客觀事實,我也想知道更多的資訊、立場、推論、價值觀」。
這導致我很常用「我個人認為」與「我覺得是」這幾句話。甚至在我的觀念當中,這些都是很有禮貌的用法。
latest #9
達森嘎本
1 months ago
沒錯,若我於探討裏,不再使用這幾段話當作開頭,我便會坐立難安,有時甚至會像做錯事的孩子一樣。
「我剛說的終究是屬於我自己的想法,不管闡述的再如何客觀也是」這段話就會在我的心中出現。這同時警惕自己可能有無知的地方,更希望自己不要把錯誤的資訊帶給大家。
老翰
1 months ago
我也是這樣想。但有聽過這種說法:中文使用者有些人好像會認為句子中出現「主詞」是懦弱的表現。不知道這種說法怎麼來的。
達森嘎本
1 months ago
laohanj 啊……因為「不敢斷言」而有種懦弱的感覺嗎?
立即下載
達森嘎本
1 months ago
我以前遇過有人只因為我說太多「我覺得」,便斷定我只會否定別人。這讓我覺得很有趣,每個人對語氣的解讀差異其實都不小。
老翰
1 months ago
我喜歡句子裡有主詞,只是覺得這樣比較清楚是誰說的,對誰說的等等。(但是中文常常是可以省略主詞還是能講)
達森嘎本
1 months ago
laohanj 哈哈,那跟你聊天時應該能減少這部分的誤會了呢
apmk@無業遊戲民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我也是(曾經?)常用「我覺得」……的人
有另一個看法是,講「我覺得/I think/I believe」是不夠堅定,而不是自大、自我中心的表現……(還是說英語文化圈是這樣

明明我也是想區分這是我主觀意見,不是已確認的客觀事實。不過反正很多人是沒在意區分
現在嘛……
如果是問一些技術問題而我不確定我的回答有沒有錯,現在我多會說「if I remember correctly/如果我沒記錯……」來取代「我覺得」
如果是問主觀問題如這東西漂不漂亮,我會跳過不講「覺得」……反正就是主觀問答,都不可能是客觀事實。
這樣來迴避看來大家都討厭的「我覺得」
達森嘎本
1 months ago
apmk: 謝謝你的分享,我也整理一些我的用法吧。
在技術、規則或知識類的討論裡,我通常會用「如果我沒記錯」或「依我理解」來回覆。這樣一來,內容就能更明確地被當作參考,而不是定論——也是以防萬一,讓大家思考是否有誤。
至於像審美這種比較主觀的話題,我也不太習慣直接斷言,可能會用「我的話⋯⋯」來開頭,或是像「我會更著重神情帶出的情感,其他都可以」這樣的表述。
這樣做只是希望對方沒有壓力,能繼續聊、繼續分享。當然,如果彼此的審美差異太大,我也會誠實表達。畢竟假裝對某個話題有興趣或同感,對方也可能會難過。
sabertoothedotter1069:

不過我想很多情況,尤其在網路上 (更不用說在偷偷說裡的話…),遇到對一件事會認真理性討論的人的機率低得可憐。大部分人都只是想發洩情緒,或找個同溫層圍爐……
所以這些技巧,最少在網路上,很難用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