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ely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084.《 #方舟 》(電子書自購)
☞推薦程度:★★★★☆

實在很難評價,先說結論:推薦!值得一讀!
但也就是值得一讀、二刷,對我來說沒有收藏的必要……可能適合買實體書推廣?
因為在兩天內迅速看完,不用二刷就能感受到醍醐味(?),知道線索擺在哪裡。

看簡介還以為遇到神秘組織強迫他們自相殘殺,其實只是「天災」導致的無解局面。若單純要猜真兇,推理迷應該在1/2~2/3就能看出來了(甚至剛開始沒多久就給了啟示般的暗示),只是,萬萬想不到是那樣的「動機」。
角色部分,為了著重彼此間的角力,描繪暗潮洶湧的局勢變化,不夠立體,但可以理解。依照〈解說 再次回到方舟〉的說法,作者其他作品的角色刻畫深入,本書應是刻意為之。

有雷部分

#Katelyn閱與讀
latest #14
有時候看電子書看太久,眼睛會很痠很累汪
Katelyn📚
1 months ago
主角一派天真無邪又悲觀,還有點戀愛腦,完全可以理解為啥要特別抓著表哥一起去畢業多年後的社團活動
本書的諷刺性結局,實在很有趣!!古往今來,或專業或業餘的偵探,這是第一個因推理「動機」錯誤而賠上性命的……當然,認真說來,就算翔太郎勘破了麻衣的詭異,也沒辦法潛水逃生,可惜啊。
Katelyn📚
1 months ago
(疊甲,除非是偵探雲集的特殊活動,那就會有些偵探因功力不夠而死亡)
立即下載
Katelyn📚
1 months ago
「方舟」作為地下建築的名稱,也作為這個活動的「定名」再貼切不過了--比起抽絲剝繭、找尋兇手,更多的是對自己人生的醒悟,對人性的信任與推翻。最有趣的命題是,「單身的人被愛得少了,適合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Katelyn📚
1 months ago
就我個人的觀點,麻衣作為全場「最理智」、「行動力最高」的人,不論詭計能否成功,都應該能活到最後,但不見得能活著出去。誠然她最終被推選為「犧牲者」,而依照計畫取得裝備,有機會潛水到B3的緊急出口逃離,可是一片黑壓壓的從未探訪過的水域,冰涼刺骨,要能夠順利游到出口,其實機率頗為渺茫,更別說他們是在杳無人煙的深山中,下山也是個問題……
Katelyn📚 分享
1 months ago
延伸閱讀 《方舟》閱讀心得丨當道德與生存彼此衝突,你會如何...

「我想,《方舟》的真正魅力,並不在於兇手是誰,也不在於犯案手法如何,而是它所拋出的「電車難題」式道德困境-即便知道眾人之中藏有一位殺人魔,但作為其他的倖存者,我們是否真的有權利決定他的生死呢?

如果是透過「多數決」讓殺人魔成為犧牲者,姑且先不論對方是否會乖乖配合操作機關,這樣的選擇手段真的是公平的嗎?還是說,我們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淪為了另一種形式的加害者,也成為了殺人兇手了呢?

然而,如果選擇不作為,在找不到其他出路的情況下,等待所有人的可能是被殺人魔屠戮殆盡的命運,又或是被不斷湧入的地下水所淹沒吞噬,最終全員都無法逃脫。這樣的結局,恐怕也並非任何人所樂見。」
Katelyn📚 分享
1 months ago
讀者做的平面圖!推推!
延伸閱讀 極具衝擊的邪惡之作《方舟》讀後
Katelyn📚
1 months ago
其他可能:
1.有人調換了監視器,但沒有後續殺人行為。
☞既然有一群道德不低、內心瘋狂拉扯的社團成員們,較大可能會發展成--誰都不動,但挾帶人數優勢,讓「外來的」三口家庭自己推出一個人犧牲,這樣他們才能確保「丈夫/妻子」和「孩子」得以倖存,社員們就搭順風車出去了。然後最終還是10個人一起死亡,因為門打不開。

2.最真實的狀態,沒有被調換監視器。
☞大家齊心協力找尋出口,確認只有B3可以出去後,會潛水的人(社員們)大打出手,男性佔生理優勢,可能會有兩個人有機會潛水(我猜是麻衣的先生隆平跟主角),但若是負傷了也是很有可能在潛水時GG。最後還是大家都死了。
Katelyn📚
1 months ago
2.的情況,翔太郎應該會幫主角,麻衣會試圖跟隆平一起爭取逃生機會,但如果傷重就會喪失機會……
Kately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主角柊一糾結的時刻:
「簡單說,就是我們現在處在一個非常特別的狀況。我們之間有一個凶手,但我們沒打算防患未然,反而像在提供犯人方便再次動手的環境。」
麻衣和隆平、花和紗耶香決定分開住,是想讓凶手再次下手的意思?
我覺得這樣的想法是過度解讀,大家的意志應該沒有明確堅定到那種程度吧。
然而我也無法否認,我們的心中確實在焦急地吶喊著「快點發生點什麼吧──」雖然不知道這究竟是對是錯,不過我們在某種程度上,都認為要是非得在不知道凶手是誰的情況下選擇犧牲者,不如再出現一名被害者,藉此找出犯人。
Katelyn📚
1 months ago
感覺應是全場最善良的柊一,也有過這樣的想法:
「內心某處,我也暗暗抱持著同樣想法。在期限一分一秒逼近下,如果找不出犯人,必須選出一人作為祭品的時候,矢崎隼斗的父母可能會自願請纓。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拯救兒子的方法了──要是兩人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們也許就會這樣選擇。
屆時我們就能得救。
先前矢崎以自己有家人的立場為盾,主張我們應該優先脫困,而不是尋找凶手。
事情反過來,沒有家人成了我們生存的優勢。我們就像是把他們兒子隼斗當成人質,而且還無須使用威脅言詞。我們就算什麼都不做,也能迫使他們抉擇。」
Katelyn📚
1 months ago

在創作作品中,孤身一人的人會為了有家室的人自我犧牲。聽花談天時,我的腦海中曾經浮現這件事。
「用意是讓傷心的人愈少愈好吧。不過這樣感覺像是在說,沒人愛的人,生存價值低於有人愛的人。」
麻衣一臉落寞地說。
「電影裡也常常出現吧。快被殺的人求饒時,會提到他們有愛人、有家人。如果沒有家人或愛人,就可以被殺嗎?大家都說眾生平等,但要選出作為祭品的人,大家就會選擇最沒人愛的人,不是嗎?
「我覺得這就像是一場死亡遊戲。死亡遊戲不是會淘汰缺乏知識或體力不足的人嗎?如果沒人愛的人就得死,這不是和死亡遊戲一樣殘酷嗎?
Katelyn📚
1 months ago

假使在這座地下建築中,被困住的人凈是攜家帶眷的人和情侶,其中只有我孤身一人,事情會怎麼樣呢?也許會像麻衣所說,演變成淘汰沒人愛的人的死亡遊戲。大家都會認為應該由沒人會為之傷心的人去死──每個人都會這樣想,甚至連我自己也會接受,然後決定由自己去操作絞盤。
「留下心愛之人去死,以及不被任何人所愛而死,哪邊更不幸不應該由他人決定。」
麻衣這樣說著,將她的左手疊在了我的右手上。
我用顫抖的聲音反問:
「不被任何人所愛的人是指誰?麻衣?還是我?」
Katelyn📚
1 months ago

我一直覺得這三起殘忍的命案實在太過不像麻衣。
不過實際上卻沒什麼好奇怪的。麻衣在這座名為「方舟」的建築物中得到了殺人許可。
不論她殺多少人都無所謂,因為大家最後橫豎都是死路一條。
不論是被勒死的裕哉、紗耶香,還是被刺穿胸膛的矢崎,他們本就是死路一條。說不定他們的死還是一種幸福,與我們六個人即將面臨的死法相比──
我們之中,只有麻衣得到神啟。
手機依舊傳來她平靜的聲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