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foxwalk
1 months ago
地海六部曲套書 經典收藏書盒紀念版
可能老了,口味也有點變了⋯⋯年輕的時候覺得這套好棒!好哲學!好深奧!好老莊哲學!好看不懂!
現在時不時得停一下,然後想一想是我務實了,還是這套左膠了🫠
然後,千萬別先讀導讀。讀完導讀再看本文會停頓更久更懷疑。
latest #6
foxwalk
1 months ago
第一部,地海巫師:講述大法師格得的少年經歷,建立地海世界觀、巫術系統和真名的重要性。談論恐懼如何成為心魔,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四部曲之外,還需要擁抱它來使自己成為更完整的「人」。
foxwalk
1 months ago
第二部,地海古墓:一個非常特殊的世界。既是地海、又不屬於地海。相當直觀的化用了西藏達賴喇嘛轉世制度的特色,建立出一個宗教女人國。然而這個女人國依舊受制於男性王者的控制。故事主舞台的地下墓穴、地下大迷宮,存在意義不明(認真
累世無名者的存在意義同樣不明,因此而生的首席女祭司轉世制度,更加不明。所謂的「被食盡」究竟所指為何,不明。
這導致最後地海巫師格得甫出場沒多久,就拐走首席女祭司,順便搗毀了主場景地下墓穴,更顯得意義不明。
foxwalk
1 months ago
第三部,地海彼岸:英拉德群島的少年王子奉命隨侍在大法師格得身邊,深入地海世界的邊緣島區去找出世界異常、巫術失落的原因。基調和第一部地海巫師很相似,但有了比較明顯的惡人形象與追尋目標。作者似乎想要做出和第一集的區別,卻比重失衡,但可惜我慧根不夠,看不出來。只看到滿滿的王子的告白。嗯,我得時時提醒自己,西方世界的「愛」內涵包容多元,不能滿腦子糟污思想去看待王子和大法師。
想當可惜的是,40歲的格得重溫了一次少年時期進入死域的經歷,甚至比少年時期更進一步、走得更遠更深,並且為了關閉「門」而獻祭、失去了所有巫力,失去巫師資格的這大段篇幅,著墨甚淺。搞得大法師的形象不斷在智者與幼稚鬼之間來回擺盪;王子為什麼一從死域返回,立刻成為地海之王的過程就變得太理所當然了。
立即下載
foxwalk
1 months ago
第四部,地海孤雛:古墓首席女祭司離開古墓之後,決定放棄巫術,走上和大法師相反道路,在格得的故鄉成為一名普通女子,嫁人、生子然後面對丈夫離世而再度回到孤獨人生的那一刻,她領養了一名遭受橫暴對待的孤兒女孩。
故事描繪出一名中世紀女性即便她擁有強大的背景(富農之遺孀、地方王國智者的養女、地海世界王座象徵物的前保管者、大法師的摯友),人們對於「女性」與「外來者」、「女巫」的態度依舊是盛氣凌人的、可欺辱的、勿使逃脫掌控的。
她的困境,透過她的養女原生家庭打算追回女孩,重新施暴,順便「教訓」女祭司的這一連串過程,有如在閱讀微觀史學、小人物歷史或教會檔案一般,在作者筆下徐徐道出。
而解方卻不是我所期待的,運用了女祭司的力量來解決,卻是相當務實的,依舊需要依靠男性力量來解決。
foxwalk
1 months ago
女祭司和失去力量,淪落為普通人的大法師格得結為夫妻。嗯。即便只是個普通人的男性。
20年前這樣的故事可能相當的,具有女性主義色彩吧。
於是我失去耐性的偷看了結局。結局一如作者前半部到處埋下的「明筆」,女祭司的養女具有龍之力。但我看不出這個龍之力的意義何在。畢竟整本故事的重點都不在養女身上。要說龍之力也潛伏在女祭司身上,那也說不通。因為沒有展現出來。
我現在好像能明白宮崎吾朗當年改編地海巫師為何會被一面倒的批評了。大約我也和他一樣遲鈍、無法體悟地海哲學吧。
foxwalk
1 months ago
女祭司的存在意義到底是什麼呢?既非巫師(力之子),也不是精神領袖、更不是吉祥物。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