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筆記】
對比了一下19世紀英法不同花語詞典差異,發現儘管英文版會盡可能減少法文版内容中的性暗示及根據國情變更某植物的花語、不同年代版本隨流行變化增添新植物,但基本上都是以Charlotte de la Tour的版本為框架,而La Tour的版本是當時最流行的版本,多次再版,但即便是同一個作者不同版本都有明顯的差異
關於這部分日文wiki描述比較詳盡,英文wiki有一些明顯的錯誤
花言葉 - Wikipedia
latest #19
掰噗~
1 months ago
該說不意外嗎 (eyeroll)?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根據某二手書店提供的書單得知,Charlotte de la Tour很可能大量參考了Alexis Lucot於1819年出版的《Emblemes de Flore et des Végéaux》
https://images.plurk.com/4uTmoUcwbvXBG9hhb5Bi7K.jpg
作者Lucot甚至在該書副標題中警告剽竊他作品的人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英文wiki提到Charlotte de la Tour(身份不詳,據傳是Louise Cortambert)於1819出版的《Le langage des Fleurs》是第一本花語詞典,但其實更早之前還有Delachénaye的《Abécédaire de flore》(1811),後者其實是用花對應不同字母拼寫的字母表,不過後面有提到花卉象徵並附帶了不同花卉象徵意義的清單,部分植物的花語跟前者基本上一樣,明顯前者也有參考這本書
後者可能是因為太抽象,并沒有前者那麼知名,也沒有再版
立即下載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另外很多法文版本都會提到sélam這個詞,這是英文版沒有的,當時花語被認為來自土耳其,以迎合當時興起的東方熱潮
sélam一詞由來不詳,很可能是阿拉伯問候語salaam的誤用。在部分花語手冊中中,sélam被定義為「通過不同排列與佈置以表達特定情感的花束」還會標榜「在土耳其後宮中流行」
(然而并沒有任何資料證明sélam在土耳其流行wwww,就跟被妖魔化的土耳其宮女一樣,純純的文化挪用)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英文wiki中提到曾旅居土耳其的英國人Mary Wortley Montagu 將花語引入歐洲,但實際上兩者之間并沒有聯繫。之所以有這種誤解可能跟她在1717年3月16日給某位女士的一封信中提到的所謂「土耳其情書」有關
https://images.plurk.com/4edoRIaFog6of6qdqNE08I.png https://images.plurk.com/2BVndooH2E1Fx2crlHvi4X.png
實際上這其實只是一首用各種物件名稱的字尾組成的押韻詩,詩中提到的物件包含無機物在内,沒有給物件賦予特定含義,而且這封情書也不是給異性,跟花語完全八竿子打不着
廢墟貓✟鬼靈精怪🍷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所以sélam居然是為了搭東方主義熱潮才出現的嗎(rofl)
剛去查了sélam這個字的意思,說是阿拉伯語「你好」一類的問候語,我看到這個詞第一個想到的是美國的女巫大鎮──Salem 賽倫鎮 ,不過經證實兩個詞沒有直接關聯,前者阿拉伯語,後者希伯來語,恰好都有和平的意思。

說不定法文紀錄的sélam也是像我剛才那樣子誤會了什麼XD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FisherSakana: 我覺得Salem跟那個阿拉伯問候語是真的有些關聯在裡面XDD字根方面上XDDD色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Salem (name) - Wikipedia
看起來是希伯來跟阿拉伯皆通用的樣子(?)
試著用Lingos查了下sélam,沒想到是真的有這個詞,而且意思幾乎一樣,還是近代辭典裡面wwwww
https://images.plurk.com/5y81lT3GFeF3F2z1j5Vggj.png
喔喔看起來是這樣的:
(Salem(英)=)Shalom(希)=salaam(阿)=源頭都是閃米特語(blush)SALEM means PEACEAs-salamu alaykum - Wikipedia
The use of salām as an Arabic greeting dates at least to Laqit bin Yamar al-Ayadi (6th century),[6] and cognates in older Semitic languages—Aramaic šlāmā ʿalḵōn (ܫܠܵܡܵܐ ܥܲܠܟ݂ܘܿܢ) and Hebrew shalom aleichem (שָׁלוֹם עֲלֵיכֶם shālôm ʻalêḵem)—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Old Testament period.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FisherSakana: 哦哦這樣説得通了XD三個輔音都一樣很符合閃米特語分支的字根組成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後來一個叫Joseph von Hammer-Purgstall的奧地利東方學家對此表示看不下去了,特地發了一篇文章吐槽Montagu所謂的土耳其情書,那篇文章大意上是這樣的:
「土耳其男女才不會用這種語言談戀愛好不好!後宮不是一般人可以進去的地方,最好是會用大家都知道的語言跟有太監在外的後宮交流啦!男人才看不懂這些在共三小的,只有拉拉(原文還真的用lesbianne一詞)才會用這種東西交流,還有不要隨便找幾個東西,隨便看到跟韻脚一樣的單字就造句啊!不是所有押韻都適合那個東西的名字,還有你是在寫詩,句子之間要注意押韻一下啦幹」Joseph von Hammer-Purgstall - Wikipedia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在文章最後他附上了類似(但句子更押韻)的清單,然而這份清單跟Montagu的土耳其情書一樣裡面并不全都是植物,偏偏他文章的標題「SUR LE LANGAGE DES FLEURS」造成了更大的誤會,人家甚至都沒有用花語這個詞XDDDD
(這篇文章分別在東方學雜誌《Fundgruben des Orients》跟法國期刊《Annales des voyages》上刊載,兩個版本都是法文,内容因為跟Montagu一樣跟花語沒有多大關聯就先略過,有興趣的可跟文章標題一起google)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之前說Mary Wortley Montagu的土耳其情書跟花語沒關係,是從現代角度出發的,但很遺憾的因為當時流行東方熱,不少花語書不分英法都會提到,所以就花語的發展歷史來看,還是不能省略掉(沒辦法,畢竟是有名的人...)
不過Joseph von Hammer-Purgstall造成的誤解影響意外的大,因為其中一本花語書《Flora symbolica》就提到他的名字...所以也不能省略,難怪英文wiki會提及這兩人XD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另外,説到花語的起源和流行,不得不提當時的名作家Bernardin de Saint-PierreJacques-Henri Bernardin de Saint-Pierre - Wikipedia他最有名的作品是《Paul et Virginie 》,但他的另一部作品《La Chaumière indienne》在花語的發展史中至關重要,早期花語書都會提到這部作品(英文wiki沒提到)
La Chaumière indienne — Wikipédia
講的是一名英國哲學家兼科學家去印度找智者尋找真理未果後,從一名賤民身上找到真理的故事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書中提到一段賤民追求一名在墓園中侍奉亡夫的婆羅門遺孀(?)的情節:
次夜欣見她認可了我的致意:「罌粟花已澆過水,她又擺放了另一籃果實⋯⋯ 為求傾聽,我遵循印度習俗,以花語傳情,在罌粟旁添置金盞花。次夜,我發現罌粟與金盞花皆獲澆灌。再過一夜,我更添膽量:於罌粟與金盞花間,插入一枝福薩帕特花(此花可製成皮革用黑染料),以此表達卑微而不幸的愛慕。翌日破曉時分,我奔赴墓園,卻見朱槿花枯萎了——只因無人澆灌。入夜後,我懷著顫慄的期盼獻上鬱金香(紅葉黑心象徵熾烈情懷);次日清晨,鬱金香竟與朱槿花同樣凋零。這令我悲痛欲絕:然而翌日,我捧著帶刺的玫瑰花苞前來,象徵著希望被重重憂慮所環繞!但當破曉時分,我發現玫瑰花苞竟遠離了墓地——這般景象令我何等痛苦!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ps:福薩帕特花=朱槿花,原文為foulsapatte,在印度部分地區這種花被拿來染鞋,故而衍生其英文名shoeblack plant,部分版本的花語中,這種花的花語是「卑微的愛」)Hibiscus × rosa-sinensis - Wikipediahttps://images.plurk.com/t16AHsICKn3XFEjOafn5r.png
英國雜誌《The Botanical Register》對朱槿花的描述(部分)
(Rumf指出,在他所處的時代,安汶島上的人們常在慶典場合甚至葬禮上將其用作常見的裝飾品。由於它長期被用於擦黑皮鞋,因而獲得了葡萄牙語中粗鄙的名稱「Fula Sapato」。ps:此處Amboyna是指印尼安汶,我在查資料時不小心跟越南安波沙洲搞混了)Georg Eberhard Rumphius - Wikipedia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儘管《La Chaumière indienne》描述的印度是作者想象出來的,細節上有許多不合理之處(法文金盞花和擔憂共用一個單字souci,英國人和印度人對此都沉默了),但這部短篇小説跟Mary Wortley Montagu一樣配合著當時的異域熱潮,影響到之後花語書的創作。先前提到的《Abécédaire de flore》的作者就是受《La Chaumière indienne》影響創作出該書,在該書中他對Bernardin de Saint-Pierre為何不打造一個完整的花語體系表示遺憾
https://images.plurk.com/vOpsa4pCp1LtsQkNBQPZr.jpg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Guirlande de Julie - Wikipedia早期花語書最主要靈感之一,這份1641年的手抄本是Hôtel de Rambouillet沙龍(當時法國最具盛名的沙龍)的常客之一Montausier侯爵給沙龍主人的女兒Julie d'Angennes的求婚禮物。手抄本的内容包含由Hôtel de Rambouillet沙龍的常客們創作出來的短抒情詩(madrigal)以及Nicolas Robert繪製的精美花卉插圖。短抒情詩以某種花朵為主題,借由該花朵的象徵來表達特定情感。
(後來Julie d'Angennes確實同意了侯爵的求婚)
腰酸黃瓜
1 months ago
英法各版本差異可參考這篇論文 ,對花語的溯源及發展都有著更詳盡的介紹這邊只是借這篇論文抄個筆記而已,還順便附上了各種19世紀最流行的版本的花卉清單作對比,論文的最後還提到最流行的生日花版本之一的原型,唯一遺憾的是他並未提及Alexis Lucot的版本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