ライブドアニュース (@livedoornews) on X
てててああ (@teteteaa) on X//身為醫生,我要指出:即使症狀相同,女性和男性可能患有的疾病及適用藥物也存在差異。若未能明確生物學性別,可能導致診斷延遲、誤診或用藥失誤,甚至危及生命。在涉及隱私的同時,我們也肩負著保密義務。請停止用荒謬的觀念扭曲醫療行為。//
やぶさめり (@yabusameri) on X//問診表中無需對性少數族群進行特殊關照。由於生物學上的男性和女性有各種正常值差異,這會導致醫生混淆診斷,更重要的是為了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ゆらす (@yuras2018) on X//三分之二的人並未感到困難,而自稱"感到困難"的那一人,大多只是自稱而已,可以忽略不計。少數族群權益運動者混入其中,只會進一步擠佔本就捉襟見肘的醫療資源。//
逆張ーぬ (@yuyuyutatataka) on X//一位已完成手術且戶籍性別也變更的朋友說過,為了"萬一在失去意識時被送醫的情況",把原生性別、手術時間和部位、定期注射激素的醫院信息等都寫在卡片上,時刻放在錢包裡隨身攜帶。//
わきまえない鉄馬の女(仮) (@harupiyo1582) on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