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Yomi
2 months ago
做報告做得有點痛苦來碎碎念
認真想了一下感覺口味變好多
以前什麼都吃
後來基本上不看各種paro和AU也不看轉世了 為什麼沒有相同的背景也沒有經歷過相同的事件還會做出同樣的決定/如果經歷的事件完全相同的話我算什麼 只是那個人的延續嗎/如果完全沒有相同的事件和決定那這些角色是不是替換成任何人的名字都可以<<大概這樣的死胡同
latest #12
Yomi
2 months ago
然後我也慢慢不愛看談戀愛了 我是扭曲嗎還是怎樣 如果是更以前的時代就會寫什麼老處女的變態情結了ㄅ
就是他們前面很痛苦很煎熬或互相試探心照不宣OK 然後開始親親牽牽純情小情侶好像也還行 但是進展到黏黏糊糊小情侶我就會呃呃再見不用再聯絡 老夫老妻又好像還行
這部分我還在觀察我的心態 我最近覺得可能我也沒那麼變態 就只是跟我最近在的圈的作者年齡偏小寫出來的真的都是降智情侶比較有關
Yomi
2 months ago
多P和比較扭曲的關係也慢慢吃不下去了 當然現實中無礙公共事務或人性尊嚴的話我尊重友善包容
這部分是我沒辦法處理這麼糾結的情緒狀態了
Yomi
2 months ago
&滿討厭一個情節是自以為1或者爭攻受但每次都同一個人輸
因為搶奪這種行為就代表有人覺得那件事比較好 那為什麼每次都是同一個人吃虧/都是同一個佔便宜?
一開始默認好型號沒有爭論的固定上下位我就沒差
立即下載
Yomi
2 months ago
(原耽也沒差 因為我大部分時候不會對這些角色投入過多感情 偏洩慾工具 如果雄小鬼被%一頓我也很爽 抹布更沒差 但是同人都是建立在一定感情基礎上 這種帶有折辱意味的情節出現在我喜歡的角色我就無法接受)
Yomi
2 months ago
(BTW最近ao3的各坑tag好像都充滿cuntboy 我第一次看到有批無屌男完全愣住 這TM在生物學定義上就是女生你不要再打BL tag了我瘋掉......)
Yomi
2 months ago
目前比較熱愛的情節還是誤會+自我奉獻&犧牲 vs 身邊人對應的無力感
不是那種I/you should have done...或者會被罵渣O賤O那種 從效益論來看不得不這樣做 為了大局/某個宏願個人認知到自己必須被犧牲 並且可能身邊人無法理解/理解後也無可奈何甚至只能一起傷害他 這種我比較愛
Yomi
2 months ago
好吧因為口味不太好寫+雷點眾多所以現在找文挺快的 快是一回事能不能吃到是另一回事
Yomi
2 months ago
&之前跟牙籤討論 我覺得看BL跟BG最大的差別是他們大部分有一方原本不知道自己性向 然後發現自己喜歡上對方後就會開始糾結痛苦很久 即使成功在一起也隨時有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上面 怕爸媽知道斷絕關係怕朋友知道散播出去怕社會知道指指點點 每一個快樂時刻都有陰影罩在上面
牙籤:你那是同志文學不是BL吧
我好像沒怎麼看過真正意義上的男同志文學不太知道是怎樣 有印象的好像只有Giovanni's Room 道林格雷的畫像(甚至剛剛查維基才知道這本算) 但我記得對我來說都蛤?你在衝沙O 的成分比較多
Yomi
2 months ago
還是不一樣吧 如果上面兩本真的算同志文學的話 我覺得他們為了否定性向和自我保護還會做出一些我完全無法理解的事 而雖然我上面講的那種BL也會痛苦 但是他們有愛的魔法最後大家還是會開心在一起的
(然而到開心在一起這樣那樣的時候我就沒有很想看了)
Yomi
2 months ago
我印象中寫一些瑣碎事我還很愛看的就只有巫哲
其他小說到那種沒有事件塵埃落定剩下蜜月日常的那種我就會有點膩但基於前面累積的好感&都看那麼多了不要斷尾的使命感把他看完
但通常會被甜到胃食道逆流
Yomi
2 months ago
好吧口味的部分好像念得差不多了來念一下打噗首想到的事情
所以我不太能接受下輩子有報應/好人早死只是福報還沒到 之類的說法
下輩子那就不是他了 有報應那另一個人何其無辜/福報也沒到他身上
以上說法都是為了自己好過而已
唉但是有時候看我接的病人就會覺得他真的也沒做錯什麼為什麼是他呢他還這麼年輕…… 要有同理心同時不要帶入他的心態太多有一點難 帶入宗教就會好很多
Yomi
2 months ago
之前有跟我的佛學老師聊 他說其實佛教並不支持靈魂不變說(所以上述這些福/惡報留給下一世的自己之類的說法並不成立)
佛教講的是業力感召 像是光譜一樣做某件事讓你移動到哪邊 移向惡行惡念就會慢慢失去行善的能力 同時同類相聚也會讓你身邊的人慢慢變成惡人
所以需要一個導師去點醒你讓你脫離思惡行惡遇惡的vicious cycle
他有引用一些經典但我沒去查證 總之這個說法我理解也能接受那就好了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