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stavo Dudamel Gives a Glimpse of New York’s Future"
《杜達美展現紐約未來的音樂風景》
#樂評轉摘

上週五紐約愛樂在沒有音樂總監的情況下揭開新樂季。但或許也有?因為指揮這場音樂會的,就是2026年將接掌這個百年名團的「巨星指揮」古斯塔夫.杜達美。從紐時這篇文章看來,樂評樂見其成。
https://images.plurk.com/2xnUJt6lM2jxjTeBsc5C9v.png
latest #7
就是會預期杜達美給出的演出,熱情的能量。「他的音樂會並不全然藉由詮釋或技術,而是純然的熱情。舞動者,用誇張的手勢去指揮樂曲,將具感染力的音樂自樂團傳遞至觀眾席的深處」。這很杜達美,不是嗎?
音樂會的曲目安排也有點意思。對一個樂團來說,正常甚至有點大膽。但對於杜達美,這豪不吝於演奏現代音樂的指揮家,有點保守。上半場先是萊萊華·蘭齊洛蒂(Leilehua Lanzilotti)的一首委託創作世界首演,以及巴爾托克美得令人心疼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獨奏者是任奫燦,下半場則是查爾斯·艾維斯(Charles Ives)的第二號交響曲。樂評Joshua Barone尤為稱讚杜達美對第二號交響曲的演繹,有著比其他曲目更高的說服力,並將艾維斯略為破碎的譜曲處理的奔放、流暢又幽默。
任奫燦同學,一如既往的受到樂評讚譽。如管風琴般溫暖的和諧與共振,卻有同時帶有惡作劇般的淘氣與旺盛的生命力,可同時又以年輕音樂家中少見的流暢自然樂句令人著迷。
立即下載
Barone亦提及首演的短曲不令人興奮,並略微抱怨紐約愛樂太常委託此類只為音樂會開場的小項目。杜達美則在洛杉磯任內,經常性為大型曲目進行世界首演。這會是紐約愛樂未來的走向嗎?或許也說不定。
紐時另有一篇文章顯示這位明星指揮正在「紐約化」的過程。杜達美帶著紐約時報的記者James Barron,去了Baron家附近一個半街區的熱狗,但Barron卻從未造訪過。而杜達美卻已經開始在這座城市狩獵美食,並且將救護車這種刺耳的聲響視為這座大城市的必要成分。“New York without this is not New York”,如果他期望在紐約愛樂任內為大蘋果獻上一首城市的音樂,這樣不和諧的聲音不知道是否會是他期望在音樂裡給出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