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聽哪位作家或創作者說過,若說日本的美學是物哀、侘寂、幽玄,美國的美學是勝利的英雄、耶穌基督式的自我犧牲,那麼台灣的美學精神是什麼?他認為是「無奈」,那種沒有英雄、也沒有真正的惡人、所有人心不甘不甘願地卡在一個無法逃脫的困局裡,只好靠著互相安慰,讓彼此好過一點的無奈
96分鐘就是一部,超乎想像的,從頭到尾貫徹了「無奈」精神的懸疑動作片。主角不是英雄,只是個被迫扛起責任的普通人、反派不是大惡人,也有他說不出的委屈,所有人都被迫困在一個「二選一」的困境裡,無法逃脫,也永遠沒有最佳解。看到這裡,相信所有台灣人都能體會這種「無奈」,看出編劇的弦外之音
不論如何選擇,終究會有人被犧牲,被犧牲者不會就此罷休,仇恨連鎖形成新的困局......如此委屈和沉鬱的情緒在整部電影中徘徊不去,極富感染力,讓人非常能夠共鳴
對於這種無奈的困境,我們到底可以做什麼來打破它?編劇在最後也提出了解答與暗示。也許看到後半觀眾就猜得到,不過還是值得進戲院親眼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