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出是為了釋放有朋友和我提到,有些人會有個迷思
就是能量平衡運作下,就應該是精力充沛
而不是難過什麼事都不想做
但其實不論是能使人行動力強的陽性之力
或是允許、包容、滋潤的陰性之力
都是能量運作的正常體現
只是多數人,受到台灣社會的煤氣燈效應
會拒絕與抵抗低潮期
「不允許自己是脆弱的」
「無法接受自己有不好的面向」
這是我這一年,
生活與客人們身上看到的面向。
全零生而為人,從以前就知道自己的不足
其實我挺笨的,很多事情都學不會
但當我體驗了許許多多的失敗後
我發覺,接受自己的所有面向尤為重要
儀式的真實感想先來說說,那次移除舊模式儀式的感想
就是我自己對於社群媒體的所有數據
都是視若浮雲
在我學習自媒體經營的時候
不免會學習透過數據來分析成品
而這也使得我,變得在意數據
用數據決定我的個人價值
這是我對於那時狀態的判語
我早已學會顯化的法則
同時又有高度覺察與信念拔除技術
連我都陷入了透過外在數據
來衡量批判自己的迴圈中
更何況是自我價值尚未穩定的人們
所以我一直以來,
都想用輕鬆的態度,簡單的方式
對待周圍的人們!
這幾週雖然我沒有在噗上發文
但是生活周遭的人們
都告訴我,和我相處很輕鬆自在
全零的聊解室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我想這是因為我開放的接受所有可能性
而且對於每個人的行動,都會給予真摯的誇誇
所以和我相處,是輕快愉悅的
許多人可能很少如此與人相處
所以我才會獲得這些回饋
感覺今天只能打到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