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到相關討論才讓我仔細查了這些名詞的定義,我覺得我好像有非常典型的習得型無助,也是非常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一開始我覺得以我的家庭環境,我其實很難想像為甚麼我會有習得性無助的情況,但仔細想想,卻時家裡很多事情都是家人基於為了我好的想法而先幫我作主決定了
討好型人格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我太害怕被丟掉了,再加上前面說的情況,讓我覺得「我的看法都是錯的只有其他人的想法才是對的」,這大概也讓我失去堅持主見的習慣,變相的覺得因為只有其他人才是重要的,所以我需要討好人吧
然後這種現象嚴重一點,就延伸出了冒名頂替症候群的典型現象...我完全不覺得自己有資格或的現在的生活跟成就,認為只是我運氣好,認為都是多虧我爸媽讓我有不錯的基底,認為這一切都不是我值得的
上面這些想法全部加總在一起,就變成一個負面,消極,沒有自信,甚至習慣嘗試自我毀滅的桌桌
我的冒名頂替症候群的情況甚至嚴重到經常性地認為"我其實沒資格活著,我活著都是運氣好,其實我該死去,讓其他靈魂有機會重生"
但該說好險我的症頭沒這麼嚴重呢,還是我的情緒其實沒這麼持續呢,總之我其實有超級充滿反抗跟自信的另一面,也是這一面讓我持續到現在還沒出問題
...但其實這好像也就是我為甚麼永遠都是這麼不穩定的人的原因之一,XD
雖然心理諮商的時候沒有特別提到這些名詞,但我覺得諮商就在擊破這些問題的過程
話說回來,所以有時候大家會看到充滿信心,很"偶像(?)"的可愛版桌桌,但也常常在噗浪上看到自怨自哀,狀態超差的桌桌,不要懷疑我就是這麼跳tone的人(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