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dmatsu θεθ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Bill Perkins:《Die with Zero》
譯本:《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懂得花錢, 是最好的投資 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

分類:理財、規劃

#聽書筆記
latest #10
Voidmatsu θεθ
1 months ago
主旨:人應該在應花錢時花錢,趁年輕收集回憶。錢是流動的,死守的金錢在死後於自己已經沒有意義,花了的錢才是屬於自己的。
Voidmatsu θεθ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筆記:
1. 人不應該追求錢,應該追求記憶。
2. 保險保死亡風險(早死),年金保生存風險(長壽)。
3. 20歲去旅行的快樂和30歲去旅行的快樂不同。年紀增長,買快樂的成本會增加,記憶的股息(重溫的機會)會減少。
4. 投資金錢和投資回憶一樣要盡早。
5. 老人花錢反而比年輕人少,所以不必過度儲蓄。(慾望不斷減少)
6. 自己花光錢,後代怎麼辦?不必在死後給遺產,而是應該在後代最需要金錢的時候支持。
7. 把遺產捐出去?要捐就應該及時捐,有需要的人可能也等不及遺產。
8. 時間成本會愈來愈高,要趁年輕多體驗不同事物。
立即下載
Voidmatsu θεθ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感想:
說書頻道叫「會八十」,朋友推薦我聽,但我一直說我不會八十,只會活到大約五十歲,後來聽無可聽才打開了這個頻道。

本人是支持「及時行樂」的,心裡支持,但實際做法卻是不太願意花錢,而且常常會在花錢時很質疑自己應不應該花。就像讀書時期要學習,對於自己沒有好好善用時間學習而一直內疚,不想學習又沒有盡情去玩,結果這樣才是真正的把時間浪費了。回頭去想,會覺得自己要麼認真學習,既然決定不要學習,就盡情玩樂,這樣兩頭不到岸,才是最糟糕的結果,我整個中學階段就是這樣,沒有半段深刻的回憶。
Voidmatsu θεθ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大學是我最快樂的階段,因為兼職賺到一點錢,也有空體驗不同的活動和到外地遊歷,十八歲第一次出門遠行到台中交流,那種忐忑不安的心情仍記憶猶新,後來第一次跟朋友到苗栗自由行,自己計劃行程,旅館不小心訂到山上的,導致因為擔心天黑回不去而在大馬路上狂奔,這些都是珍貴的回憶,是現在敢一個人歐遊的我回不去的階段。我非常珍惜那些第一次,後來把這些初遊的點滴寫在遊記,好像也在「記遊書寫」的課上取得不錯的成績。

說起來,我自小作文成績都很普通,就六十分左右,得個及格分數,再多也只有七十多。但在大學時期,創作相關的課我甚至拿過A,文筆變好很多嗎?我覺得沒有,甚至書也沒看多少,最主要是經歷增加了吧?親身到過某些地方和單純想像還是有差別的。事實上我是個瘋狂寫愛情故事的母單
Voidmatsu θεθ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我認同書中提到的「及時」,並不是要把錢花得一乾二淨,要是這樣做的話我會一直惶恐不安,顯然不是個好的建議。「及時」在於不是盲目地過份儲蓄,我之前是會為了省5塊錢而走30分鐘路的人,現在有進步知道可以花錢換時間,趕時間連的士也要搭……後來注意到,我省下的小錢會在別的地方花回來,其實我不是沒收入的人,實際上也是挺幸運的,經濟壓力並沒有太大,為甚麼要硬吃苦?我應該相信自己,反正我怎麼花也花不了多少,想喝奶茶就喝啊,想吃手卷就吃,吃了也不會破產,但吃了我能幸福一整天。發現自己吃一個甜蝦手卷就能很快樂,我的快樂超便宜,所以後來都會很樂意買快樂。
Voidmatsu θεθ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旅行對我來說絕對是大大的快樂,機票甚至可以說是一張救命用的藥。我上一份工作之所以崩潰了就是因為我買了一張機票,那是支持我多生存半年的必要條件,然後高層不講理地要求我縮短行程,這算是觸及了我的底線了吧?我沒辦法接受休息時間三番四次被克扣(無償的),就很「衝動地」拒絕了加班要求,結果當然是沒有好結果,不服從的員工能有甚麼好結果?可我就是想到,只要屈服,我的底線就會無限後退趨向沒有,這樣的人生我甚至可能活不到五十。

不想再被金錢控制了,寧願少賺點錢,少花點錢,我想換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及時」享受人生,「及時」停止對自己的傷害。有時候覺得自己可能很任性,但這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吧?畢竟精神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Voidmatsu θεθ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只是簡單寫寫當記錄,也歡迎留言交流。
離離一寒騎
1 months ago
不能同意更多(?
Voidmatsu θεθ
1 months ago
cecidicia: 真的,改變了我一直盲目存錢的思維,所以現在會盡量多報班充實自己。

很值得自己讀一遍的書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