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啊啊啊最後升空以後的那個意境,扣回劇名落人之家,好讚⋯⋯
能一眼辨識自推的能力居然在今天體現了,真要不是加加,完全沒察覺我隔壁坐古峰,即便我能一眼就看到那個走進來的是楊某
起初確實是因為翰生買了這部劇。
前陣子剛好考察2023新點子實驗場趙偉丞《跳躍少年》,加上今年藝穗因為一谷,看了不少一葩火Ittohi參與製作的作品,燈光的個人特色&風格依舊,安心的很好看。
這次特別有撼動的畫面在最後錄音、在地下室神秘房間的拉門剪影以及飛機升空的時候。
可惜坐偏右側舞台,所以左舞台布幕區的剪影戲,偶爾光線會直接打到我臉上,但也因此覺得背光的每一瞬片刻都很特別。
回想起上次跟翰生說,有時候在看他的燈光設計時,都會有種「即使是這樣一小塊的黑暗,都像是必須被設計出來的一種燈光。」
這一次的落人也有這樣的感覺,燈光的顏色也好、明亮也好、昏暗也好,都潛伏著什麼,令人在意。
回到故事本身,不知不覺我是很投入在劇情裡的,都快忘記最初買票的主因。
以為只是在聽說書人娓娓道來那些在落人巷一隅的事情,卻是更宏觀的社會觀察,無一不是自己正身處的生活縮影,且在每段故事的段落之間,彷彿是頓悟了什麼驚世警語一樣,審視自己在不同立場上,是否也無形中選擇了成為人或妖怪。
想活得像人的妖怪,遇見做壞事的人,誰更像妖怪?
有點喜歡伊椿郎這個角色,或許是在這個角色身上,看見了一小部分剛出社會的自己吧。那時候嘗試讓自己裡外都要像著某個樣態去效仿或學習,可最後連自己都不認得自己。
會很在意楷馬醫師的故事,感覺可以做出很多人類自我矛盾或是挑戰道德觀感的論點出來。
嚴格來說是第一次看偶戲,超級喜歡こよ媽媽(?)那段!!!! 三個人分別抓個衣物、帽子、鞋子來擬態,說話的時候同時有雌雄的聲線。 (雖然這段並沒有拿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