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小躁
1 months ago
這本真的深得我心有夠好看!!
統整了一些筆記,大多是讀的時候聯想到的地動&奧巴約三人組
latest #21
小躁
1 months ago
作者Harvey Whitehouse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進行他的人類學博士研究,以居住雨林內的拜寧馬里族為田野調查對象,研究當地1960年代興起的基翁組織是如何採納曾經殖民該地的歐洲天主教形式,轉化為復興當地原始信仰的助力,並結合各個語群形成團結政治勢力。這項研究可謂是起點,促使他走上長達四十年的宗教認知科學之路。
本書英文標題直譯「現代世界的演化性起源」,透過從眾性、宗教性與部落性三個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探究人類是怎麼依循本能推動歷史與文明演變。
小躁
1 months ago
在談及部落性時,有個篇幅滿廣的主題讓人不自覺想起奧巴約三人組,就是身分融合/認同融合(identity fusion),是種由衷與群體合而為一的感受,研究顯示至少有兩條途徑可達成融合,第一條是與其他成員擁有共同的生物學本質(essence在書裡都翻成精粹,但我感覺本質比較通俗也符合直覺),第二條則是與群體其他成員共同經歷個人人生重大轉變歷程的感受,它是非基因性質的紐帶,圍繞著與過往事件連結的精神性意象形成,那類事件的性質對當事者意義重大、永難忘懷,作者稱之為意象性途徑。
小躁
1 months ago
這不就是描述奧巴約三人關係性的最佳理論嗎
立即下載
小躁
1 months ago
對奧克茲而言,巴德尼告訴他的天界與地球統一而和諧完全打破了他以往人間汙穢而低等的世界觀,使他眼中所見的世界煥然一新,這人跟他以前見過的聖職者截然不同(古怪跟天才程度也成正比就是了),在他看見滿盈金星時,巴德尼對他的知性予以肯定,從小到大奧克茲可能沒聽過比這句話更好的讚美。
小躁
1 months ago
向約蘭達學習文字讓他進一步想要寫書,將過往無形經歷化作文字,若說前者令他不再被動接受C教信仰,逐漸用雙眼觀察、憑藉自己的力量去思考,後者則讓他能用文字去賦予這份思索代表的意義,當奧克茲能用說故事般的敘事寫出他的人生,這時,他的自我認同也因此臻至完滿。
小躁
1 months ago
巴德尼乍看之下和約蘭達相對交集較少,可是英傑自恃甚高的人生中,約蘭達大抵是唯一能與他智識上平起平坐談論地動說的女性(地動裡沒提過任何男性學者得到巴德尼認可),若無她的引見也不會想到要接觸皮耶斯特伯,後期巴德尼被審問時並未如初時打算那般指控約蘭達是女巫,暗示他已經將約蘭達視作同伴。
小躁
1 months ago
而奧克茲這個俗人不只帶他去看了改變他命運的石箱,也在歷史和信仰的觀點上提出帶來很多不同的想法,向來只重視古希臘文學的巴德尼或許生平頭一次被當代人寫出的文字所感動,融合理論的研究通常會讓受試者用兩個圓的交集程度表達自身與群體的融合程度,巴德尼應該自認不屬於任何群體,可是在生命的終點,他應該跟這兩人(尤其是奧克茲)感受到交集了吧?
小躁
1 months ago
至於約蘭達,身為女性的她在學術圈深受排擠,巴德尼能夠在她的性別之前優先重視學者本質的部分,這點應該讓她首次感受到與人成為研究夥伴的經驗(雖然她沒參與後半段),同樣地,如同學習識字改變奧克茲的心靈,成為老師肯定對約蘭達來說也別具意義,教導一個人堪稱奇蹟的識字和書寫方式,形同傳授他描述、理解和創造世界的方法。
小躁
1 months ago
三人之中我覺得約蘭達的認同融合程度最高,原因不純然與經歷的強烈程度有關(當然,十四歲得知父親是異端審問關,經歷拷問、得知不久前一起喝酒慶祝的朋友被處刑而死,強烈到留下創傷也不為過),只是往後二十五年光陰她將一遍又一遍地想起與那兩人共有的回憶,自問如果沒遇到他們、她也許終生無緣認識地動說或建立異端解放戰線,賦予那段回憶重要的象徵意義,約蘭達對地動說的愛肯定包含她與奧克茲跟巴德尼短暫卻充滿感動和傷痛的往日時光
小躁
1 months ago
作者曾訪問過2011年在利比亞對抗格達費軍隊的革命者,想知道他們為何願意自我犧牲投入戰鬥,受訪者告訴他革命分子成功的祕訣在於戰鬥的意志,他說:「革命開始的時候沒有強迫任何人加入,我們只是聯繫朋友,詢問他們:『你想不想死?』」
看到這段差點沒跪在地上哭(啊啊啊奧克茲!!!!!
小躁
1 months ago
第九章談論部落性時,提到錯誤共識成見(false consensus effect),也就是設想自己所思所為也會是他人所思所為的傾向,隨著案例談到不同的印尼穆斯林群體,對鍾萬學錯誤引用古蘭經被判刑事件也有不同看法,大家卻常認為內群體的共識即為全體國民的共識,這段不自覺想到諾瓦克(和那些審問過地動說異端的審判官)
小躁
1 months ago
當他們長期處在堅信「地動說違背教義」高度同質性的群體裡,無人質疑,從未思考地動說錯在哪裡、抑或這份罪過可有嚴重到必須性命相抵,世界在諾瓦克心裡被化約成我們(信徒)與他們(異端),他以為全世界的C教徒都仇視地動說,未料這不過是單一主教的獨斷理念,每個人稍有不慎都可能像諾瓦克這般,回首過去才發現,以為正義無比的自身其實才是別人眼中的反派。
小躁
1 months ago
從這點去看魚豊老師先是建構出一個虛偽的真實,再銜接這份伏筆揭穿它的虛假,到底是怎麼寫故事的太神ㄌ……
小躁
1 months ago
其實還有滿多部分讓人聯想到地動其他人,像是論述資本主義並非必然、效益最大化不一定是最好的,就想起杜拉卡;提及各種宗教共通性、也就是作者所說的野生宗教(wild religion)時,想到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出現的角色裡,除了無神論者杜拉卡,每個人各自想像的神大抵都不相同,可直覺上都認為有某種超越人類的至高無上力量存在,每個被地動說感動的靈魂從宇宙的運行和美麗之中感受到驚奇(Thaumazein),說不定也是宗教性的根源之一,但再寫下去簡直沒完沒了就先停在這裡吧(呼啊好多字
小躁
1 months ago
自從年初讀了《命定》之後很久沒遇到光是在序的部分就看得心潮澎湃的書了,當然,接近探討「人為何之所以為人」的題材終究過於廣大,讓每個章節提到的研究或例證無法深入談論細節,但是作者與其研究團隊最獨特的研究方法在於量化歷史上曾有過的文明特點,將大量文獻整理分類,統計歸納出橫跨各大洲以及歷史長河的各文明在宗教、道德、儀式各個層面分別落在光譜何處,又帶來什麼效應。
小躁
1 months ago
而作者相信宗教能用科學化的方式解析,那些藏在人類基因之中的本質驅力若是運用得當,能讓社會免於紛爭彼此團結,也使得地球免於毀滅(作者是個樂觀的人),是一部結合頗多歷史、人類學跟心理學的有趣作品,推薦給對這些領域有興趣的同好!!!(個人覺得喜歡地動的粉應該滿大概率也會喜歡這本啦XDD
FJ__
1 months ago
!小躁寫得好厲害
記得之前有看到地的讀書會
我覺得這個很適合分享上去欸
空葉❀
1 months ago
哇哇感覺真的好有趣!!謝謝小躁的分享
待看書單又加一了
小躁
1 months ago
FJ__
: 謝謝!!都是這本書作者的研究跟魚豊老師的故事太棒,忍不住冒出一堆聯想心得~~我覺得地能分享的領域超廣,要是大家都列出自己的地動書單鐵定超驚人
小躁
1 months ago
cco12222
: 嘿嘿成功推坑空葉真開心
希望我十月讀書會那天有空可以聽你們的線上分享!!太期待了!!!!
空葉❀
1 months ago
我也很期待!!有空的話歡迎小躁來聽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