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ry
1 months ago
#廢
latest #10
Ellery
1 months ago
政大講師朱立熙生理假言論挨轟 校方啟動性平調查教育,並不是上對下的專利。
學習,並不是一個單向運作。
Ellery
1 months ago
雖然有人說「老師也是人。」但這對我來說已經是推卸之詞。
每個職位,會有一個應該承擔的職責在那裡。不應該被神化,但也不應該被降低或打折扣。
更何況彼此對待身而為人的基本尊重。
Ellery
1 months ago
疫情後造成的環境壓力和各種個人壓力相互作用,之後應該會更明顯
立即下載
Ellery
1 months ago
後疫情時代也是創傷反應,只是我們沒有特別注意,也不會去提。
我們只用直覺去感受。
Ellery
1 months ago
生活更辛苦了,壓力更大了,彼此看更不順眼了,立場更鮮明了,維護自我更強烈了。
想要更多錢了,想要花更多錢了,想要孩子更聽話了,⋯⋯。
Ellery
1 months ago
承受不了的「未知」和失控充斥在各處,每個人的摩擦變很大,控制欲也變很強烈。
原本以往可以過去的事,變成為什麼要過去。更加堅持,卻不是擇善固執。
那只是壓力。
Ellery
1 months ago
壓力需要宣洩,網路就是現在的首選之一。
不需要受到人面對面自古以來的交流限制。
看似互動,卻下意識可以當作傾倒的垃圾場。
而這個假象隱密,實質開放。
Ellery
1 months ago
壓力需要抒發,但紓壓方法和壓力本身同樣重要。
身為老師的專業有,不過對自身紓壓的學習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Ellery
1 months ago
台灣是很彈性又包容的地方。
以前在國外遇到過一個老師,在課堂上直接問學生政治立場,期末學生審評就非常低,然後校方不允續聘。
Ellery
1 months ago
壓力無形又有形,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力道非常強又持久。
雖然我們已經可以辨識這個問題,但卻依然難以解決它,只能在碰撞中持續學習。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