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派主義的****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9/23 花蓮 災害]華加沙颱風、潰壩、溢流,災害整理

Re: [新聞] 慟!長輩們都倒在一樓!王定宇痛批:撤批踢踢實業坊 - gossiping
latest #21
問題點就是
早上現場情報在「水將淹到小腿肚」
實際到場是幾乎能讓一樓滅頂的泥水流
配上持續減少的溢流時間預測
八成是是預測用環境寫太小
可能是只有湖內掛sensor做AI
所以各種「突如其來」的「外部影響」
立即下載
溢流口下切80公尺是「潰壩」 李鴻源:壩就是已經垮了、不見了 | 聯合新聞網垂直避難是「沒辦法的辦法」 李鴻源:短時間撤8千人絕對做不到 | ETtoday政治新聞 | ETtod...
「針對農業部長陳駿季8月指馬太鞍溪堰塞湖,沒有立即潰堤的危險,引發風波。李
認為,農業部長並非水利專業,因為當時堰塞湖只有6千萬噸水,溢流要到9千萬噸,確實
沒有立即危險,但8、9月仍是颱風季,差3千噸的水颱風來下半天雨就達標,滿了就溢流
、溢流就會潰壩,他們輕忽颱風季的嚴重性。」
難以想像台灣有一天做水土評估會無視颱風
今年好幾起了
[新聞] 堰塞湖紅色警戒難解除 陳駿季指監測困難批踢踢實業坊 - gossiping「農業部會根據當時的水位、天候狀況做動態
警示,之前已經提供數次的警戒,但當時颱風還沒來,因此起先首要考慮是自然溢流下的影
響範圍進而劃設疏散區,待22日氣象署調高颱風雨量預測,是在取得更多雨量資訊、情資後
才下達更多的疏散範圍。 」
翻譯一下,是運氣好才有一個晚上的緩衝
[新聞] 幕後》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悲劇台大團隊讓批踢踢實業坊 - hatepolitics
申請更改模型與防範範圍的時間時,颱風已經要到了
開完會、資料傳遞,就只剩一晚執行
連演練都沒機會

到底哪個團隊做的初期評估
Re: [問卦] 光復災民:政府簡訊為什麼不直接講潰堤!批踢踢實業坊 - Gossiping
記者身份當日時間線
Re: [討論] 李鴻源:9/22紅色警戒後,內政部要指揮國軍批踢踢實業坊 - hatepolitics
Re: [問卦] 光復災民:政府簡訊為什麼不直接講潰堤!批踢踢實業坊 - gossiping
7月19日 堰塞湖成型

8月20日 第二次專家會議
8月26日 農業部長受質詢,「專家會議認為,由於堰塞湖的壩體較深,未來滿庫時雖會溢流,但不會瞬間潰堤」
9月
21日 台大團隊提交影響擴大判斷
21日1730 陸上颱風警報
21日1800 撤離人數600人升至8000人會議裁決

...經一夜緊急籌備
22日0700 緊急通報建議強制撤離
22日 花蓮縣副縣長於會議提出撤離完成,且發公告(已刪除)
23日0600 細胞簡訊警示「溢流」,「請民眾疏散或往二樓以上避難」
23日上午 記者於河畔拍攝水流
23日1130 河床強制撤離(記者視角)
23日1450 首發溢流
23日1500 發送溢流避難簡訊,「請...範圍內民眾立即疏散或往二樓以上避難」
23日1500 東森記者仍在現地拍攝
23日1600 泥流抵達光復市區
23日1625 發送簡訊,提醒上二樓
核心訊息
「林業署和台大差別何在? 關鍵在「含沙量」衝擊

...9月17日台大團隊取得確切數據,包含林業署提供的空拍照、數字模型,及國土中心提供的Hydro DEM模型後,即刻進行洪氾淹水分析。

而後9月18日即判斷堰塞湖可能潰壩,團隊統整明確分析及圖資後,9月19日晚間提供內政部,當時即告知內政部情況可能會比預估「更嚴重」。之後台大團隊9月21日於跨部會防災應變會議中,正式完整向各部會說明。被問及為何台大團隊與林業署分析差異這麼多?游景雲說,先前的評估沒有到考慮一個關鍵因素,台大團隊認為馬太鞍溪堰塞湖是高含沙水流,量體會比一般河水更大,對於下流區域和補強措施造成的衝擊力、影響範圍,也會比一般河水更廣,台大團隊始終是以高含沙量、洪氾面積較大的情境去分析,也始終告知內政部應多加注意。」
其實看起來是中央單位也沒很信台大讀死書的
只是料敵從寬配合一下

問就是台大讀死書的不懂報告時聳動標題重要性(X
第一批專家:600人範圍的水流
台大的報告:8000人範圍的泥水流
通報:8000人範圍的水流
折...折衷一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