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woru🎤
1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l6p2nbcetaTsBe44UcAFQ.jpg https://images.plurk.com/7EceDwnnPPh5xUNSON9Oee.jpg
看完《捏造》之後的狀態:哭得好累
有一點劇透的心得下收
latest #7
kaworu🎤
1 months ago
首先要說教師節看更辛酸了啦!在這個行業裡真的感慨萬千……
以及這一部也歸類在要給綾野剛毯子的類型對吧,在這邊也心痛爆擊(?
kaworu🎤
1 months ago
另外高雄威秀海報拿完了沒機會抽,本來要在內惟但時間不行((
轉念想之後看到海報也會難過所以沒關係
kaworu🎤
1 months ago
上映前最先留意到的就是本作與《怪物》是同一個故事基底,擔心會不會有重複感。

但除了揭露真相的時間點差異、敘述視角的多寡,揭露後著重的點也不同,其實傳達出了不一樣的核心。
立即下載
kaworu🎤
1 months ago
《捏造》更貼近現實,簡單的拳拳到肉,或說善惡分明,被冤枉的教師、恐怖家長、噬血媒體,看著只有觀眾與教師主角知道的真相如何被證明。也因為視角的限制,現實中的我們對於家長和孩子為何要捏造真相也不得而知。片中有不少法庭攻防,很喜歡辯護律師爺爺的支持,是惡意中的曙光。
kaworu🎤
1 months ago
《怪物》相較之下,我會用天真形容,試著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Happy Ending,沒有真正的壞人,透過反轉再反轉看見教師的無辜,也看見孩子說謊的動機。創作性高為這個故事帶來浪漫一些的結局,不過也因此在問題的重視度上削弱了力道。應該說,是枝裕和想用《怪物》說的事情,不在於同理教師困境,更多的是展現善意和惡意間的模糊地帶吧。
kaworu🎤
1 months ago
總而言之《捏造》是那種難過到很難再看一遍的電影(快把一個月份的眼淚流完)。

十年後主角對教育實習中的兒子鼓勵「沒問題,你一定可以的」,似乎也是對觀眾席中的所有教師喊話,只是溫暖之餘更加心痛了。
kaworu🎤
1 months ago
最後輕鬆的P.S,法庭攻防看到原告律師是北村,教務主任是大倉,都忍不住有親切感XD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