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尼洛 📚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書
#讀嘛讀嘛
《生死交接:一個器官移植醫師的筆記》約書亞‧馬茲里奇
書中描述醫學如何從「認為移植是個永遠不可能成真的妄想」,一路走到能夠「從剛死去的人身上摘取器官,接到某個垂危將死的人體中,然後突然讓那些器官又開始運作」,作者生動地描述移植的醫學發展史,並穿插自身的行醫經驗、施行過的手術等等,很有趣!
latest #20
尼洛 📚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採皮】
「如今的皮膚替代物已可以媲美捐贈的屍皮¹了,然而一九九〇年代我在皮膚銀行²工作時,並沒有其他替代物可用,所以必須採用屍皮。」
1. 屍皮:從剛過世的捐贈者身上割取的皮膚。
2. 此處的「皮膚銀行」是指「紐約消防隊皮膚銀行(New York Firefighters Skin Bank)」,紐約醫院燒燙傷中心在一九七八年成立的組織,宗旨是修復皮膚,並儲存最近去世的捐贈者的皮膚。
尼洛 📚
1 months ago
「布萊恩打開輸液幫浦,透過兩條無菌塑膠延長管,和接在管子尾端的16G針頭,輸入兩大袋掛在點滴架上的生理食鹽水。幫浦開始運轉,發出舒服穩定的節奏,食鹽水從針頭流出,噴入空中,勞倫斯把針頭插到捐贈者背上,他的皮膚便開始像汽球般的膨脹起來,把這位仁兄變得跟棉花糖寶寶一樣。」
「等捐贈者的皮膚腫脹之後,我們打開幾瓶礦物油,抹在他的背部與雙腿,然後我看著勞倫斯拿起皮刀(dermatome)一揮,從捐贈者背部頂端割下一片皮膚,一直割到腳踝上端。」
尼洛 📚
1 months ago
「我們採完捐贈者背部的皮膚後,輪流去感受一下皮刀,那刀子長得像電動刮漆器,功能有如刮鬍刀,上面裝了一長片利刃。你依照摘採收的皮膚寬度,設定刀片與皮刀表面之間的距離。
想完美的從背部到腳踝刮下一片皮,得不斷調整寬度與施加的力度,因為皮膚的厚度會改變......接著我們將死者翻過來背躺著,重複剛才的程序,從他的胸口及腿部正面採收皮膚。」
皮刀的使用
Skin graft harvesting using advanced dermatome for u...
跟想像中完全不一樣!還以為會割下一片有點厚度的肌膚,結果實際上只比保鮮膜略厚一點而已
立即下載
尼洛 📚
1 months ago
【殭屍胰臟】
「胰臟移植在器官移植中十分獨特,它不像心臟、肝臟和腎臟,對病人的存活不可或缺胰臟主要是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患者可以單靠胰島素活下來,雖然活得像自身血糖的奴隸一樣。」
「我自己在目睹幾次胰臟移植後的恐怕併發症後(臟器的滲漏與引流,還有開放性傷口,病人得回好幾次手術房),開始懷疑移植手術是否值得。若用胰島素幫浦輔助,必要時換顆腎,是否會更好一些?這是我原本的想法,直到我認識一些胰臟受贈者,並聽到他們的故事。」
尼洛 📚
1 months ago
「患者JB在家裡屋頂上工作,結果從梯子上摔下來撞到腹部。幾天過後,一開始的微痛變成了劇痛,最後終於進了醫院。電腦斷層掃描看出有積氣,表示他的腸子有穿孔,一般得緊急開刀。」「我知道我們得摘除JB的胰臟,反正他的功能已經不好了,我若把胰臟留在體內,反而會害死他。」
尼洛 📚
1 months ago
「第二天我跟JB談話時,還沒有人跟他說我已經摘除他的胰臟了。他在術後打了很多鎮定劑,因此我想等巡房看到他時再讓他知道。JB難過極了,我告訴他,我們別無選擇,只好摘下胰臟,救他一命。『呃,我多久才能再得到另一個胰臟?』他問。」
「我表示現在談論這個還太早,『我們先專心渡過眼前的難關。』我離開前,看著我放在他體中的引流管,袋子裡裝著粉紅色的液體,我發現引流量頗多——幾乎要半公升了。
嗯,應該要乾掉了才......
」
尼洛 📚
1 months ago
到了第三天清晨,JB又引流出一公升的液體,作者認為應該是JB體內有部分的胰腺還在發揮作用,但滲漏應該遲早會枯竭,因為「那該死的器官,沒有任何血液供應,必死無疑。可是那個殭屍胰臟就是不肯死。接下來幾天,JB源源不斷的流出胰液。」
「我考慮送他回開刀房,甚至跟他談到此事。『我就知道你不該摘除我的胰臟』他說。」
尼洛 📚
1 months ago
可是動完手術後隔天,「我看著引流管——它回瞪著我,還哈哈的笑。同樣的體液,同樣的份量。我送JB去做電腦斷層掃瞄,果然,我看到禍因了:一小片比高爾夫球還小的胰臟被留在腹中。」
「我們第三度回開刀房……我們截掉一大段結腸,然後在結腸上造口。我們取出更多看起來像胰臟的組織,我再次找一位夥伴來幫忙。現在應該都清乾淨了,我留了條引流管。」
尼洛 📚
1 months ago
結果幾天後,JB又被送進手術室,因為他的滲漏體液更多了。
「這回我甚至無法進入他的腹腔,所有東西全黏在一起。最後我們在殘餘胰臟可能所在之處,鑽出一條小道。我已經快瘋了,我抽出組織送往病理化驗,心裡想,
去死吧,你這天殺的僵屍,去死!
」
尼洛 📚
1 months ago
「第三個樣本的組織檢測結果終於送回來了,有胰臟。我們繼續送組織去病理化驗,直到結果再次成為負。現在一定沒有胰臟了。結果確實如此。」
「可是JB的腎臟衰竭了,又回去洗腎了。他有褥瘡,無法行走,不過經過幾個月後,他慢慢復原,終於能住進療養院了。JB在療養院時,腳上長了個無法癒合的潰瘍,結果做了膝部以下的截肢。
然而,他還是熬過這一切,回家去了。雖然他的腎功能不佳,但無須洗腎。六個月後,我聽到他想來看我門診的消息。」
尼洛 📚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JB出現時我差點認不出他。他瘦得跟竹竿一樣,看起來像有九十歲(他才六十),而且少了條腿,但他面帶笑容,感謝我救了他的命。接著他問我:『我何時能再移植另一個胰臟?』
那個惡魔差點害死他,他怎麼還會想再換一個?」
尼洛 📚
1 months ago
「我告訴他,他並不適合當候選者(年紀太大,且動過太多次刀),而且不會有人想幫他開刀。他說他並不訝異,可是他接著又說:『我希望你當初能留下那片胰臟,我不想再當糖尿病患者了,我寧可當時就死掉。』果然,他在約莫六個月後過世了。」
尼洛 📚
1 months ago
「沒有比接受過新胰臟、再也不用受第一型糖尿病折磨的患者更心懷感激的病人了。無論那該死的惡魔會造成什麼併發症,患者幾乎總會想再換個胰臟。」
「經過一輩子痛苦的觀察自己的葡萄糖值,擔心自己會昏倒或突然癲癇,每兩個小時就得醒來檢查血糖值的病人來說,新的胰臟使他們獲得其他器官移植患者所沒有的自由。」
尼洛 📚
1 months ago
【腦死捐贈者 & 已故捐贈者】
1. 腦死捐贈者
「已故捐贈者有兩種類型,最普遍的是腦死捐贈者。這些病人也許有心臟病、中風、突發哮喘、意外或導致腦部失血而腫脹的重傷。腦死的原因往往是缺氧(腦部組織因休克、心跳驟停或失血性低血壓而缺氧)。」
「腦死患者靠呼吸器維生,心臟繼續跳動,腎臟持續製尿,肝臟繼續製造膽汁,但在法律上病人已經死亡了。」
尼洛 📚
1 months ago
「是故,我們可以摘除他包括心臟在內的器官,但必須以嚴格控制的方式,等到最後一刻方能鉗住大動脈,讓心臟停止跳動。在這種情況下,器官在我們做準備時——包括將血液沖洗出來,在器官上面倒冰塊,減少器官新陳代謝的需要,基本上就是讓它們睡著——便能維持良好的灌注狀態,直到我們準備將它們接到新主人的身上。然而,僅有百分比很低的潛在捐贈者會處於腦死狀態。」
尼洛 📚
1 months ago
2. 已故捐贈者
「第二種類型的已故捐贈者,包含同樣有心臟病、中風、突發哮喘、意外、重傷或各種狀況,但已到達無法如願存活下來的地步——也許他們腦部受了重傷,心臟功能嚴重失調,肺部無法支撐氧合。家屬(或病人,但極為罕見)決定卸除維生器,拔掉呼吸器,關掉升壓劑(增加血壓的藥物)。」
尼洛 📚
1 months ago
「我們唯有在病人很快死亡的情況下,才會摘取他的器官做移植。本院的作法是,我們會花半小時等待病人的肺、肝和胰臟,腎臟花兩小時,通常我們不會使用這類捐贈者的心臟,因為我們認為等心臟停止跳動,才予以摘取,心臟會受到無可挽回的傷損。」
尼洛 📚
1 months ago
「那些未能在配置時間內死亡的患者將使我們的摘取團隊空手而回,病人則會被移回加護病房,在接下來一兩天去世。我們稱這種捐贈過程為DCD,或心臟死後器官捐贈(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有別於 DBD,腦死後器官捐贈 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
尼洛 📚
1 months ago
「如果DCD的患者必死無疑,我們何不在他們還插著管、麻醉的情況下,摘取他們的器官?
這是個複雜的問題,這些患者在維生器拔除之前,定義上仍是活著的。他們也許有即將死亡的不治之症,或有不可逆的傷害,但他們依然活著。通常他們的家屬還陪著他們,想待到他們所愛的人宣布死亡。」
尼洛 📚
1 months ago
「這些患者一宣布死亡,家人便會被送出去,移植團隊則匆匆進來摘取器官。(畢竟是分秒必爭的事。)如果我們在患者無心跳之前(circulatory death)摘除所有器官,尤其是心臟,那麼患者的死因將會是『器官捐贈』。」
end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