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ctan
喜歡
1 months ago
每日一文 → 在一般的看法裡,人大約可以分成兩種型態:一種人非常的感性,另一種人則非常的理性。一般人對感性的人之刻板印象是不理智、無理取鬧,理性的人則是理智而有智慧;...(摘自08-14 《放下的幸福》→第一篇 管理情緒有妙法→調和感性與理性)原噗~
禪 心 [ctang]
latest #8
ctan
喜歡
1 months ago
續上~
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
《放下的幸福》→第一篇 管理情緒有妙法→調和感性與理性)~ ...所以大多數的人都願意接受理性的人,對感性的人反而敬而遠之。事實上未必盡然,有時感性的人容易與人相處,而太理性的人往往態度冷淡地冷眼旁觀。
ctan
喜歡
1 months ago
續上~ 例如我有一個徒弟非常理性,做什麼事情都一板一眼,不容許自己和他人做事有錯誤,所以跟他共事的人壓力很大。雖然他做事有條有理,但是人緣不好,因為大家都怕他。感性的人就不同了,雖然有時有一點多管閒事,但是他會顧慮到別人,會同情、諒解、包容別人。
ctan
喜歡
1 months ago
續上~ 但是太過感性也不好,如果感情太氾濫,很可能會表錯情而帶來麻煩。如果不能恰到好處地照顧、關懷別人,也會適得其反。因此,感情的表達要適當,不要讓對方感受到太大的壓力,或讓對方習慣你的照顧而黏住你,最後你想擺脫卻擺脫不掉。你的本意原只是單純的關懷和照顧,結果卻造成對方的依賴,這樣的結果對雙方都是傷害。
立即下載
ctan
喜歡
1 months ago
續上~ 其實,理性也未必不好,只是一般人的理性是待人處世,樣樣照規矩來,沒有變通和彈性,就像機械一樣,每一個螺絲都得規規矩矩定位,不能更換。如果像這樣的機械化,生活還有什麼味道呢?人與人的關係本來就是互相影響的,不可能一成不變,因此感性和理性要能互相配合,感性的人需要理性來輔助,理性的人需要感性來潤滑,這樣才是一個菩薩行者。
ctan
喜歡
1 months ago
續上~ 真正的感性是一種清淨的感性,它是淨化以後的感情,也就是菩薩的慈悲。而理性是智慧的另外一個名詞,但是智慧並不等於理性。理性沒有轉圜的空間,而智慧則可以為適應對方而做調整,但自己不會在適應調整的過程深陷其中,產生煩惱。
ctan
喜歡
1 months ago
續上~ 這樣,可以和許多有煩惱的人相處,但是自己卻不會受到影響,才是有智慧的人。人如果只有感性,就容易產生情感的糾纏;僅僅是理性,則又會變成一板一眼,機械化的人生。社會的混亂與不和諧,以及現在許多人的問題,多半就是因為不知道恰到好處地應用感性和理性,...
ctan
喜歡
1 months ago
續上~ ...才使得一些人在自認為感性的時候覺得痛苦,自認理性的時候又不容易為大眾所接受,社會也因此失去了溫暖。唯有感性和理性的調和,才能真正為人間帶來溫暖的慈悲和光明的智慧。心得:軸心(淨、敬、應)如實,業果不妄,走過留痕,慣久成習,內外時空,當下俱足,念-今心,當下心,心不同,慧不同,鍛練心,簡、淨、輕、明,含微、攝廣,慧生活;戒定依持,不妄如實,慚懺常省,步步踏實,感恩惜福,護念觀照,心慧慎行,善己利眾。
Pei Shi
1 months ago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