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latest #8
月底的荷爾蒙就像我的錢包一樣失去節制,失血三天半回過神才發現9月竟然就這麼結束了......久久知月就這麼不聲不響溜走了,我感覺就像宣統三年間的老人突然一夕間就迎來了10月。
身為社群邊緣人,最近的煩惱是前同事和現同事不約而同熱愛分享脆的奇言怪行,差不多是不知道對人生毫無影響的東西。比如說有小朋友好奇台灣的國慶日怎麼不是10月1日(?),或是AI執導的阿嬤與女裝男飛升月球決鬥爽片。我忍不住想台灣人的網路生態大體呈現兩個面向,一個是藉由爭議建構並確認自我認知,另一個是不想見血那就製造更大混亂吧的渾沌派。
我本來一直覺得我是渾沌派,直到現在我才認清沒有我就是AO3黨戀愛腦。
立即下載
在珍古德離世的10月,中央社也報導一則德國老先生與大猩猩結成一段忘年交的故事:動物園裡一期一會:德國老先生每週見「猩」朋友 | 國際 | 中央社 CNA
劣于漢魏近風騷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從故宮南院的特展認識華人17世紀在東南亞的活動:故宮南院展海洋東南亞交會 青雲亭李為經肖像現身 | 文化 | 中央社 CNA
「故宮南院指出,17世紀中國許多家族為迴避滿人統治,遠赴南洋重啟生活。根據印尼望加錫尚存的《光裕堂李氏族譜》記載,李為經泉州同安人於明朝覆亡的同年(西元1644年)抵達馬六甲;當時馬六甲正值荷蘭殖民統治,是海洋東南亞最重要港口之一。」
「故宮南院表示,李為經所任的甲必丹(Kapitan System)是歐洲殖民者推行的僑領制度,作為各族群與殖民當局間的中介領袖,負責管理、調解移民社群事務。」
泰勒絲經濟學發威 MV帶動德國美術館參觀人潮 | 娛樂 | 中央社 CNA「『奧菲利雅的命運』MV推出後,不少粉絲在社群媒體分享前往威斯巴登美術館的觀展照片。」

抱歉,如果我千里迢迢飛去德國觀展看到一團人在特別導覽之外依然圍著這幅畫前面不停自拍、打卡、用手機鏡頭看畫,我一定會爆炸生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