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斯+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全家 牛奶嘴蓋 不要用在食品上面。它那個很明顯就是 3D 列印成品,不是食品級矽膠!原料寫的是 PETG,儘管 PETG 本身用在食品容器是安全無毒的,但這並不代表 3D 列印線材用 PETG 就同樣無毒啊啊啊!!
做為 3D 列印玩家,同樣也想呼籲不要將這東西跟食物接觸One To N 萬事屋 ¤ 委託開放中 (@one_to_N_model) on X(下收原因)
latest #8
佐斯+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雖然有所謂的 Certified Food Grade and Food Contact 3D 列印線材,
但是如 Amazon 上面的商品頁面都有特別註明「Most PETG Filaments are not safe for contact with food. To be considered Food Grade, the Material must meet certain chemical requirements, which are specified by the FDA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

多數 PETG 線材並不適合與食物接觸。若要認定為食品級,該材料必須符合特定的化學要求,而這些要求美國 FDA 法規都有明確規定。」
佐斯+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再拿 3D 列印機大廠 Prusa 的說明頁面來舉例,Food safe FDM printing | Prusa Knowledge Base
Prusa 同樣指出,雖然汽水瓶、塑膠食物盒、沙拉盒等是 PET 原料,但用在 3D 列印上情況就不同了。

FDM 熱擠壓是層層堆疊,層紋縫隙容易積垢難以清潔;而且 PETG 線材中的原料與色素成分不明,沒人知道混了什麼在裡面。

而噴嘴也是關鍵之一,一般 3D 列印機的黃銅噴嘴並不能用在食品級物品上,因為它是消耗品,會逐漸耗損。耗損的材料會到哪裡?就在你 3D 列印出來的成品中啊!
立即下載
佐斯+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理論上,的確是可以 3D 列印出食品級的成品。但是!但是!
1) 你必須確保列印工作區是乾淨的
2) 使用有認證過的食品級線材
3) 列印機的噴嘴採用不鏽鋼等級噴嘴,因為黃銅噴嘴裡面可能含有「鉛」,導致耗損的材質隨著列印耗損轉移到成品中。
佐斯+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認證過的食品級 PETG 線材,1 公斤看 Amazon 就要 40 鎂(~1200 台幣)
一般普通的 PETG 線材 1 公斤才 650 元不到
就成本考量,會用哪個很明顯吧?
更不要說全家製作這東西時直接採用 3D 列印件製作,而不是翻模用食品級矽膠,就知道成本ㄎㄎ
佐斯+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在 X 上有看到人問說怎麼判斷它是 FDM 3D 列印的?
很簡單,FDM = 熱擠壓。它的列印原理就是將塑膠線材融化後,一層一層疊上去。沒有特別設定層高跟後期處理時,你會看到外觀有非常明顯的層紋!}

我直接拿全家 FB 上的照片,注意看堆疊上去的原形層紋,還有 4 隻乳頭最頂端的收線尾
https://imgs.plurk.com/QGi/Rsd/kYUu9Q5V5b2emmP8EDxTFNsaHqp_lg.jpg
佐斯+
1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RXoyBUKtbo74lZMz5QAv5.jpg 這個是我之前用 Prusa MK2.5 (FDM 列印方式)的機子印出來的南瓜頭,可以看到最上端收尾時,那個圓形階梯式層紋很明顯
佐斯+
1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L4imr55E3NQbRJJO4w8zn.jpg 細看的話,其實層紋也很明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