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燼✦如其所是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 作者:唐鳳
適合用來開闊思維與視野,要我說的話,這是一本特別適合年輕人讀的書。在還未定型之際多添增一些觀點,對於成長大有助益。但即便有一定年紀,看看還是挺不錯的。
#燼燼讀書 #讀嘛讀嘛
latest #16
很多人對自學的迷思是在家讀書,但事實上,選擇自學的學生更需要參加社群或是其他活動,才不會有孤軍奮戰的感覺。

P.17
「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

P.23
發明一個技術或東西時,除了必須因應時代需求之外,更要去思考二十年後,或是更久以後可能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也就是我的創造是為了讓你後續的創造變得更容易,而不是我的創造很完美地剝奪了你的創造。」

P.39
立即下載
如果彼此沒有共同經驗,對方就算把事情很有秩序地結構化,也只是腦補而已,而共同經驗就像是準心,用準心來校准,才能學到東西。

P.44
培養多重價值觀的好處是,在面對任何情況發生時,才有能夠對應的價值可以因應,而不會陷在單一價值的困境裡,認為只有某種價值才是對的。因為「當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價值時,反而給你一種安心的感覺,如果只有單一的價值,很容易碰到這個價值無法處理這一件事的時候。」

P.60
餘燼✦如其所是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學術社群有一句話:『Publish or Perish』意思是,你如果不發表,你就消滅,也就是沒有任何學術聲
望。」

P.80
企業與其頭痛員工不想擔任管理職,不如設計一套工作流程與共同的開放空間,將公司覺得重要的工作文化,靠這套軟體或是硬體自動實現,管理者也不必耗費太多時間去緊盯每個人的工作進度,或是花時間在解決別人的問題上。

P.94
除了維持自己的時間結構,遠距工作時代,唐鳳也給大家一個很重要的提醒,那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結構,看不見彼此時,更要尊重彼此的時間結構。舉例來說,她的時間結構是每半小時才看一次訊息或回覆email,如果對方期待她每五、六分鐘就要回應一次,結果就是她並不會看到。

P.118
所以遠距工作,彼此對於工作的邊界設定一開始就要講得非常清楚,即使對方不習慣,還是要堅持從一開始就先設定好,慢慢大家就會發現,這樣的堅持是有道理的。

P.119
所有高效的工作方式,都必須建立在充足的睡眠上。

P.130
「如果你不進入作者看事情的方式,而是記得自己本來的論點如何強化,等於當做是磨刀石來強化自己本來持有的論點。」唐鳳說,你跟一本書辯論,一定會辯贏,因為作者不在場,而「你容忍跟你本來立場不同觀點的能力愈大,你就愈有能力去理解複雜的論點。」

P.136
從練習不打斷別人說話開始
不過,專心閱讀而不批判其實是需要練習的。該如何練習?唐鳳提供的練習方式就是白天跟人對話時,可以試著不要在腦海裡打斷對方。例如,當我們在聆聽時,要處在完全開放的狀態,也就是百分之百聆聽對方,完全不去推測對方講什麼。

P.137
餘燼✦如其所是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事實上,兩個人之間的溝通也可以使用焦點討論法。尤其當對方有強烈意見時,往往會帶著強烈的情緒,認為事實不應如此,但是又未必會說出來,「這時你不需要跟對方討論對或錯,而可以說:『你有這麼強烈的感受,是不是你觀察到哪一些事實?是不是可以分享這個?』」唐鳳如此建議。

P.174
這也是為什麼唐鳳會說:「我們要培養小孩成為無用之人。」她所指的「無用」正是不要過早就用特定的用途來定義自己。不要「物化」學習者,人不是物,不該把自己當做一個工具去學習技能。

P.185-186
當人被物化時,很容易被侷限在某一個功能裡,一旦這個功能被時代淘汰或是被自動化取代,就容易產生挫敗感,因為這些學習是由外面強加的,不是由內產生學習的興趣。

P.187
教育應該是接納,不是比輸贏。如果大家還一直卡在人生是一條跑道,每個人都在比賽輸贏,未來才有競爭力的定型化想法時,結果就是赢家很少,輸家很多,大部分的人都在挫敗中過日子。

P.207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