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想讀的書好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聊聊創作 #神話研究 #神話重述
關於近年神話重述作品的一些想法(1)
(文長下收)
latest #8
很多現代改寫神話的小說,為了讓故事更「好懂」、更像現代小說,就努力幫神找理由,他為什麼殺人?是不是因為受傷?是不是因為愛?
結果整個神話變成奇怪療傷心理劇
汐~想讀的書好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但原典裡的神根本不講道理,他們就是力量本身——慾望、戰爭、死亡,他們不需要被理解,也不需要被合理化
那種「不可理喻的力量感」正是神話的魅力所在
一旦作者急著幫他們解釋,神性就被稀釋掉
汐~想讀的書好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古代人可以接受女神任性,因為她有力量
那是力量層級的正當性,不是道德層級的
但現代重述好像更焦慮了:這樣的角色成立嗎?她夠善良嗎?她會不會被誤會?於是作者們努力替神設計動機、找理由,讓她變得「能被理解」
聽起來進步,其實一點都不新,古代神話一直都是:力量本身就是理由
立即下載
汐~想讀的書好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以瑪德琳的《女巫瑟西》為例,這部作品想讓邊緣女性發聲,但同時又捨不得拿掉原典的那份蠻橫與任性,但是原典裡的瑟西會單純因為「我可以」就詛咒別人,於是現代版本出現了奇怪的拉扯——
一邊要她自我成長,一邊又保留「老娘想詛咒誰就詛咒誰」的氣勢,結果角色變得割裂: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更感受不到女性書寫必須的女性互助,只剩下安全又無害的「女性象徵」
現在很多神話重述的小說,看起來像是「從某某神話看某某女性主義觀點」的擴寫,角色像是拿來驗證理論的例子,她不再活著,而是代表一個概念
讀起來很整齊,但沒有神話的狂氣,因為神話的力量本來就在於「拒絕被分析」,那種超越理性、帶點不講理的詩性,才讓它充滿魅力
我不反對重述, 因為古人早就重述過神話,古希臘戲劇就是最好的例子,《安提戈涅》《伊菲格涅亞》都用神話人物去講當代議題,所以形式沒問題,問題在焦點,如果要重述,焦點應該放在主題,而不是「修正角色」,應該去構思「邊緣女性的生存」、「人與命運的衝突」這些核心議題,而不是替神換上一張「可以被理解的臉」
還有另一觀點,但想保持這噗的乾淨程度而且內容也更多,決定分開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