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大都會展打卡,終於把年初預定要看的展都看完了
latest #16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一直用場內椅子回血,人老腳不宜久站...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這次蠻大的收穫是,除了已經知道的知名印象派畫家,還有很多沒聽過但是畫得超好的藝術家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作品的藝術家曾是很多印象派大師的模特兒,在藝術圈耳濡目染之下,她也成了一名女性藝術家(要知道那時候女性在藝術圈很受限且不多),現場看人體的皮膚是很多不同顏色的筆觸堆疊而成,雖然導覽是說綠色是因為沙發顏色反射上去,但也是很精妙的顏色設計
立即下載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一開始維亞爾這張作品是被我匆忙帶過沒仔細看,但在第二展區的結尾,發現其中一張描繪他母親的素描,這讓我折返回去再聽一次這幅畫背後的故事
因早年父親過世,母親必須做縫紉維持家計,畫中母親靠在窗邊手縫著白布,下半身幾乎被白布遮去,室內花紋牆面與桌巾,也呼應母親的縫紉工作,我喜歡導覽敘述說整張畫面呈現一股孤寂安靜的氛圍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且提到畫家跟母親相依為命,直到畫家60歲母親去世為止,可見母親在他心中地位應該很大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其他作品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各種反光攻擊(崩潰
那時代的大紅人的作品,主題是當時主流的神話故事(沒有具體說是哪個角色,大概神話故事架構之下的老百姓情侶)
這張有特別提到同藝術家,另一幅名為暴風雨的作品(姊妹作?),有趣的是雖然奇美有收藏,但並不是本尊而是仿作(出自於同工作室但不一定是同一位藝術家之手)
PS.本尊也是由大都會收藏的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同樣是仿作,但模仿者是超現實主義的大咖
原來達利是維梅爾廚嗎?走遍了歐洲只為了看他的作品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少數的女性藝術家之一,而且我才知道原來印象畫派不僅限於歐洲,她還是位美國人
受到竇加的鼓勵,她會觀察並描繪戲院、中產階級的各種生活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秀拉的素描如他本人的風格,利用灰階描繪光影藉此切出人體的輪廓,模糊的邊界彷彿散發出光暈
灰朦朧的燈塔,讓我想到那個《消失的燈塔看守者》的都市傳說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為大碗島前置作業的習作,現場看大概是B6再大一點點的尺寸,已經可以看到大碗島的構圖雛形,顏色上用了大量美麗的黃綠色(表現了陽光明媚的塞納河岸風景)
人物配置與正式版的差異:習作是近景三個男人、遠景兩個女人,正式版除了人物增加,遠景穿著符合當時流行澎裙的女士被拉到近景成為主要角色
但這張居然沒有做成明信片...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本展覽最大的賣點之一,回家檢查一下介紹,原來他有不少分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奧塞版跟大都會版,當初會做這麼多版本,跟他收到法國官方的委託有關(代表本來不被青睞、非主流審美的印象派被重視了),因此相當重視這次委託
巧妙避開強烈的顏色對比,運用了少女衣著的粉紅、白與布簾的深綠,和諧地主導整體畫面
這幅導覽沒有特別說明
普通肖像畫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除了有名的人物畫,難得可貴的是這次可以看到雷諾瓦的戶外風景畫,不清晰的輪廓線條像在畫面上跳動,彷彿能感受到風吹動了畫中的植物、人物
風景那幅遠遠的地方有紅色帆船點綴在天藍色的海洋,與前面錯綜複雜的植物群有對比的樂趣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很少看到的水彩素描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我最愛的藝術家之一......(大哭)
展場唯一的梵谷的畫作,是梵谷初到南法的早期果園系列風景畫,現場看的樂趣就是,梵谷的筆觸像是不用錢地,一坨一坨堆在畫面上,側面觀察能清楚看到筆觸有多厚
與其他藝術家較大的不同,梵谷因畫商朋友接觸到來自日本的浮世繪,那段時期非常著迷浮世繪的線條與構圖(甚至有用油畫重新描繪浮世繪的仿作)這張果園畫左上出現的不少斜線條,據說就是影響自浮世繪
導覽提到,這張雖然沒有人物入鏡,然而地上有出現農具,暗示著人煙
咫★クジラ
4 weeks ago
整個很有天野喜孝風格的畫(?
在印象派被主流藝術擋於門外的同時,當時藝術圈流行用聖經或是寓言故事當作繪畫主題,這幅畫取自經典的聖經故事:莎樂美誘惑希律王砍下施洗者約翰的頭,畫中莎樂美在對著頭顱跳舞,希律王被隱入陰影之中,明明是地位權力大的王,似乎無法進入到女主角的視線,盤中的施洗者約翰臉部鐵青,已經死亡好一陣子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