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藤
3 weeks ago


夕木春央《十誡》

這座一望無際,看似開闊的小島,居然化為森嚴無比的牢籠,把我們囚禁其中。
latest #8
日藤
3 weeks ago
  與《方舟》類同,設定了極為經典的密閉環境,以及半生不熟的參與者。就背景設定來說,和前作相似皆可謂是刻意設計的。意即往下讀之前,必須先全盤接受彷彿作者之手直接捏塑的舞台。
日藤
3 weeks ago
  較前作出色的是敘述節奏收攏了些,意象處理也相對細膩。《方舟》除了方舟之名與密閉舞台的反諷對比再無其他,《十誡》有認真地將《聖經》典故融入情節。
日藤
3 weeks ago
  然而和《方舟》不同,《十誡》受限於敘述陷阱,讀者能取得的實際線索不多。在知曉真相的前提營造二次閱讀之意圖,其內涵也與一般推理小說中反芻蛛絲馬跡的設計略有不同。
立即下載
日藤
3 weeks ago
  許是有前作經驗之故,驚喜感不如《方舟》,約料到了一半。誤導設計的印象不深,途中彷彿只是被作者引領著去看死者、看現場,變相削弱反轉力道。轉念忖度,也許是為了呼應兇手對應的「神」之意象,可不得不言讀者會感無聊。《方舟》本就有過程平板的問題,《十誡》則更嚴重。
日藤
3 weeks ago
  登場人物方面,除了主角和兇手,塑造都很扁平。除了特定一兩個角色,甚至連明確的「標籤」都沒有。故就算不探究線索,光從寫作側重點推斷兇手身份也不難。
日藤
3 weeks ago
  由於主角採第一人稱,定位又極被動,配角(嫌疑人)的記憶點很是薄弱。除了推理作品慣例的開場介紹以外,罕少展現出鮮明性格的情節。尤其複數人物形象不明確,搬上檯面、被主角直接感知的皆是流於表面的話題。以致死者是誰、為何被殺都難掀起波瀾。缺少這些印象,讀者自身也很難從故事內的資訊建立具體、完整的推論。
日藤
3 weeks ago
  再者,儘管和《方舟》類似,皆蓄意創造了封閉極端的環境,但整體開闊程度不同,急迫性亦流於表層設定,未能真正將危機植入當事人與讀者內心。導致《十誡》緊張感遠不如《方舟》,致使動機、手法均缺乏戲劇性。整體的評價是可惜。
日藤
3 weeks ago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