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有感而發 #飲食控制
身為一個學生時代超不愛運動,工作後成天坐在電腦前面的上班族。
瞞著老婆偷上健身房,要多久才會被發現?整人大成功/失敗?前年憑著一口氣創造3個月體脂降8%的奇蹟
──感慨維持健康是一件成本極高的事
關鍵字:飲控比運動更重要、喝水、蛋白質不足、原型食物、睡眠品質。
latest #31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似乎一直沒有認真分享過,我曾在2023年底進行非常嚴格的飲食控制

有多嚴格呢?
每天喝2500~3000mL的水,期間一口茶、咖啡都沒碰。
完全禁精緻澱粉,包含飯、麵條、蛋糕、麵包……只攝取地瓜、蓮藕或南瓜這種原型澱粉。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然後是大量的蛋白質,海鮮比雞肉好,雞肉比豬肉好,豬肉又比牛肉好。
肉吃膩了就換毛豆、豆腐、杏鮑菇……
總之每天滿滿一盤都是各式水煮食材,只加橄欖油、鹽巴或白醋調味,沒有醬油、麻醬或我以前最喜歡的凱撒沙拉醬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至於為什麼這麼突然?
這包含許多原因,比方睡眠品質越來越差,明明很早睡但就是睡不飽。
以及每月一次在運動中心量inbody,體脂率已經超過30%,做了幾個月的168斷食還是降不下來

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連續2個月陪失戀的朋友去爬山。@whiteness - #爬山健行 貼了六片休足時間,在床上昏迷了10幾個小時,總算有力氣爬起來傳照片...上述噗的這一次,我喘到虛脫在路邊,大暈眩休息了半小時才能繼續移動
立即下載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有夠可怕,還以為要被讀醫科的朋友當場CPR了
回到家也不敢跟媽媽說,怕她會被激起我父親心梗過世的PTSD……

就此萌生:我想好好認真研究,我的身體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的念頭。


話說到這邊,想說的是。
我並不是想倡導很瘦才好看,體脂超過一定比率的很罪惡──之類的概念。

而是某些困擾自己已久(或尚未察覺)的身體狀況,其實都需要透過控制飲食和調整作息來解決
首先第一步:可以試著了解自己的身體數值,在一般標準下是OK,還是不OK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比方公司定期的健康檢查報告有沒有紅字?
如果公司沒有提供這項福利,是否願意花個幾千塊,兩年去檢查一次

平常睡得熟嗎?走路爬樓梯會喘嗎?
上班是否容易睏倦?週末一直補覺做什麼都沒精神?
更具體的則是,像我今年5月去日本。@whiteness - 今天一回公司就瘋狂還債,突然意識到這週只剩兩天班!? 高架床、和食早餐和溫馨的...發覺旅伴每天走萬步就鐵腿,提不動自己12公斤的行李箱時。
就苦勸她有機會要多動動自己的小胳膊小雞腿,不然年紀再大一點會很辛苦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在跟旅伴聊維持運動習慣時,恰好就來到另一個話題。
不可否認:維持健康是一件成本極高的事

先不論運動的時間成本,光是:
(1)健身房入場費、會費、私人教練費。
(2)攝取原型食物的食材費、蛋白粉、維生素。
──以上金額就超級驚人
當然,如果今天您是一個超級有毅力的健康寶寶。
不用教練盯,也可以在便宜的市立運動中心,利用器材做非常標準、不會受傷的動作。
(或不去運動中心,只在公園跑步之類的

單吃現做的非加工食品也相當昂貴!?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記得幾年前,接觸到一個概念叫「貧窮肥胖」。
【美國現象】越窮的美國人,身材就越肥?為何街上那些胖子幾乎是窮人?-LAWEEKLY ASIA
驚覺的確如此
越為經濟所困,花費大量時間工作的人,越無法察覺「健康」的重要性
並且只能購買便宜,但高熱量、高澱粉的加工食品
久而久之,陷入身體越來越不健康的惡性循環。
──結果就變成大家說的,省的錢都拿來看醫生了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就是 #好味小姐 家的阿斷。
100天瘦成皮包骨!襪靠我胖成球了!?暴瘦10幾公斤???【腦波弱日常】EP96他就是僅靠影片教學運動,但煮超級豐盛,看起來超好吃的原型食物大菜,來達成飲食控制效果的案例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但光是有時間、有預算採買這麼新鮮的食材並烹煮,對於大部分上班族來說,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不過,這就形成一個爆笑的兩難。
如果有意飲食控制,不吃飯麵,吃足量蛋肉菜,還要吃飽,外食一餐基礎破150元以上
這時候一定會想:可惡,好貴,我要自己煮
──然後華麗麗地發現,自己煮並沒有比較便宜
(但同樣價格可以吃到更好的食材
尤其家裡人口少時,新鮮食材不能囤放太久。
就會買一整包冷凍大蝦、冷凍毛豆,幾把青菜,好幾盒蛋,適合生啃的小黃瓜跟生菜葉來搭配。
母親大笑:我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妳主動進廚房

而據朋友們經驗分享,飲食控制最重要的一環是「同住親人的態度」。
比方你飲控,家人在旁邊吃蚵仔麵線和雞排。
或時不時酸你一句說「吃那些無路用」,很容易澆熄幹勁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所以最棒的是,全家總動員,食材一起準備,降低成本,互相鼓勵。
或者像我一樣,2023年年底從天上掉下來一個超級喜歡運動的女朋友
會帶著妳東西南北去活動免費入場的運動中心玩,充當約會。
──比較有繼續維持的動力。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最後聊聊飲控的幾項重點心得:
(1)飲控不是節食,一定要吃飽,但不要吃到撐,7、8分就好。
(2)懂得分辨食材種類,珍珠是澱粉,百頁豆腐是油,水果都是糖,茶跟咖啡會利尿不能算進水分攝取量。
(3)飲控可以減脂,但增肌需要運動,純粹以健康考量,短期飲控效果會比運動明顯
(如頭噗 #啾啾鞋 影片,只運動不飲控肉眼效果不大。)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像是這幾天也看到 #Leo 的飲控成果。
【Leo塊肌挑戰】花兩個月跟脂肪寶寶說掰掰 飲控健身攻略分享!大肚肚消下去視覺好衝擊!?@whiteness - #好友的科普小教室 為了舒緩居家辦公的筋骨,詢問朋友我狐疑很久的運動觀念──真...再搭配不同種類(有氧vs.肌力)的運動,體能、精神和膚況真的能有感提升。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4)要喝水、要喝水、要喝水。(S每天在我耳邊唸的大悲咒 )
神奇的是,平常不愛喝水的人,在初期喝水後,會明顯越喝越渴
才發現原來身體本來就需要這麼多水分,但長期忽視導致都沒有感覺。
──建議可以買「透明」、「有毫升標示」的大水壺,每天上班前裝滿,記得在下班前喝完,就完美達標
喝久了,會發現嘴巴跟尿液都沒什麼異味,也不容易便秘。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至於我的飲控成果,當時體重減了大概5公斤,體脂減了8%左右,可憐的肌肉量努力提升中。
https://images.plurk.com/5ZlkAeHgZzQ6qHW3cUOnfe.jpg
而一年多後的現在,恢復吃火鍋拉麵炸雞,把湯喝光光。
會把熱量用在刀口上,比方一樣是炸物,我會選最好吃的那一家,不好吃的就pass,寧可去啃小黃瓜
https://images.plurk.com/6S0xXMD4i7obYDyoq4vlH3.jpg
體脂就在26~28%跳動,被教練稱之為「健康的普通人」哈哈哈。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還意外獲得幾項附加效果:

(1)我會煮飯了耶,氣炸鍋有夠好用
最近愛吃把杏鮑菇用刨刀削得薄薄的,再把一顆紅椒切條狀扔進去,淋橄欖油跟黑胡椒……流口水!
https://images.plurk.com/1kphvTaRksJ6q3XX3yAnzE.jpg
(後面的50嵐是母親客人送的嗚嗚嗚不能浪費
就S所說,烹飪技能不用多,食物有熟就好。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2)運動很累,自動解決失眠問題。
記得最一開始運動時,上班疲倦疊加下班運動勞累,超級累
而且內心好空虛,晚上準備好明天午餐便當,洗完澡就想睡了,感覺沒做什麼就立刻上班 (brokenheart)
但度過陣痛期後,會發現體力越來越好,也沒力氣想東想西,有時候比照蔡依林,晚上9點多倒頭就睡。
一旦這些事情做久了之後,它或許終究不會成為興趣,但會是一種「習慣」。
習慣多走路、多爬樓梯,不排斥接觸新的運動,流流汗。

以後可以有自信地說:不是因為我會喘而不敢做,而是我做過後覺得不適合我,才不去做
(兩者因果不一樣)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也能規勸那些自稱吃得「很養生」,但實則都是炒米粉、幾顆饅頭、蘿蔔糕跟超級甜的水果就混過一餐的親戚長輩。

上面那些大部分都是高熱量澱粉
還是要多吃肉,不愛吃肉就吃植物蛋白,這樣才是愛護自己,多長肉肉,才不會肌肉流失樓梯都爬不動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而且雖然聽起來很像玄學,原型食物吃久了,真的能吃出來品質好不好
https://images.plurk.com/6YjGavhuloTlu36oCZB3he.jpg https://images.plurk.com/1caPuW597cHs50BKFio4R7.jpg
像上個月我們員工旅遊去住 #新竹國賓大飯店 ,早餐自助吧裡有一整面的水耕生菜,超級涮嘴,好嫩又沒有菜腥味
簡單加一點油醋就甜甜的很好吃,趕緊推薦S也去拿一大盤
──天知道帶根的水耕蔬菜,在好市多的價格是普通蔬菜的2倍!?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哈哈哈再聊下去,感覺就像在說教
總之,長大後才知道……
吃好吃的東西,睡舒服飽飽的好覺,每天維持好心情,試圖從生活中找到成就感和歸屬感。

這些事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
偏偏過去學生時代,沒有任何一堂課告訴我們,要如何維繫好的生活品質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但幸運的是,現在網路上有足夠多的資源,各式用自身經驗當範例的自媒體從業者,告訴我們「這個健康觀念可行」

雖然自己不會是什麼皮膚白皙高䠷的富家千金,可是有機會可以維持成為一個健康的普通人
阿╰( ◜❤◝ )╯調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話說,如果去年的N分鐘熱度是在飲控運動,今年新培養的興趣則是在投資理財
趁著我還有興致的時候繼續試錯研究,有機會再來分享。

笑說我這個不用Facebook、不用IG、沒申辦Threads的傢伙,怎麼連噗浪都這麼少發。
──才意識到:等等,難道現在這樣就叫做現充嗎!?
噗哩呆
4 weeks ago
非常同意,就是現充哈哈哈
去年一年生活跟體會跟噗主一模一樣但這邊是完全1人住,還沒養成一次備一週料省錢的技能,健康生活真的貴嗚嗚
悠莉
4 weeks ago
原型食物吃多是真的很容易吃出差異喔,前男友會吃連鎖鐵板燒的半熟荷包蛋,用一顆20元的花蓮放養雞蛋喂半年之後,他就跟我一樣,沒辦法吃外面的半熟荷包蛋了⋯
五百城はな
4 weeks ago
帶小孩一年下來真的覺得好需要健康的身體,但又陷入每天都沒空又好累->好累想吃甜點喝手搖舒壓->更不健康沒體力的負面循環 目前有做到的大概就是喝水和控制正餐澱粉量,剩下的只能等小孩比較受控之後再改善,畢竟想好好看著小孩長大
plu19: 一個人的話真的不方便買食材
但外食吃久了又想多吃點菜的話還是只能自己弄!
T49313: 哈哈哈我懂,褐色的土雞蛋味道跟外面的雞蛋真的不一樣~
不過曾經聽外國朋友說,台灣的雞蛋普遍來說沒什麼蛋腥味,很好吃。
我:什麼是蛋腥味 (被打)
s880105: 花花好久不見
照顧小朋友本身已經是HP-100,耗費精神比運動多好幾倍的活動,妳超棒的
或許等嫩嬰再大一點,要準備餐點時也可以順便準備一份給自己……?一定營養充足又健康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