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食藥署公開進口商品違規清單的新聞,看了覺得十分無奈
藥膳或滷包內常見的八角相較會有更明顯的形狀,如果有製品會需要使用「八角碎」,可能是一些二次加工品、或用在比較便宜的替代品
台灣多數中藥材/食材仰賴進口,其中中國又佔產地大宗,選擇食品的時候除了一分錢一分貨之外,也要小心選擇願意報關、接受檢驗的廠商中國八角碎又見蘇丹紅 8947公斤邊境全銷毀 | 生活 | 中央社 CNA
看到滿多討論有類似「就不該從中國進口」的講法
這樣的想法一直都時有所見,之前也為了類似的事件整理了一篇常見用作辛香料的藥材跟產地@Matsue_Sei - #枝微末節小知識 有些人會說「不喜歡中藥的味道」 但即使沒有看中醫的習慣, ...台灣當然也有自產部分中藥材,即使不討論藥效而只看用作食品,也很明顯不足以供應需求
就算把所有中國以外的產地都列入考慮依然如此
有相關單位很努力想要種植在地藥材,但台灣種的一定比較貴
即使民眾願意多花錢換取品質,也不保證廠商不會想混一點便宜的替代品
只能說如果真心想要排除某國的影響,就一定要花力氣投資、好好做選擇
就算沒辦法自炊,也得稍微了解食材的選擇、理解自己吃下肚的是什麼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