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健身

今天第一次自主訓練,但是只有吃早餐的豆漿+綠拿鐵跟午餐的金色三麥全家聯名款。

在七點多左右去健身的,有氧散步結束後覺得似乎有點能力就做一些大肌群的動作
算是全身都有練到

但是因為都有用手臂輔助,在練的過程中不斷的參與發力,運動表現不如有教練時好,目前覺得是碳水不足導致的低血糖(因為也有點小暈)就趕緊回家了。

那想詢問的是,在練前吃一餐的話大概得吃到什麼程度?超商飯糰一顆會不會太多哇?

因為同步也要減脂,現在在選擇食物上面其實蠻燒腦的,能吃的選項其實也不多( (app-shy)

那練後今天吃的是蔬菜菇菇蒸蛋(好吃)也補了蛋白粉但仍然有種沒吃飽的錯覺。

#健身 #疑問 #練前 #練後
latest #16
哇~~~你真是太了不起了,我得好好向你看齊,下次帶我一起吧!
機器狼也喜歡吃得圓滾滾的,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得美好了汪 (●´ω`●)
烏咪🐾
3 weeks ago
我個人是正常吃就好的派別,幫你轉噗看看有沒有想回答看看w
立即下載
lthewolf: 謝謝烏咪!
因為還想同步進行168(汗
潘妮妮
3 weeks ago
中強度 & 高強度的訓練,如果會持續一小時以上,最好不要空腹、也最好不要低碳,尤其是早上起床已經空腹8小時或以上的狀況下,因為一般情況下低血糖會比高血糖危險。
以碳水量來說的話,如果是早上起床空腹狀態,那在訓練前吃個至少15克碳水都沒問題,甚至吃到20、30g都可以(這是碳水量,不是食物重量)。
尤其是還要執行168的話,每天的所需要的基礎代謝熱量、TDEE熱量、碳水攝取量、蛋白攝取量,更是要好好學習相關知識 & 學習規劃和計算,不然最後只會把自己身體搞壞。
人體是需要碳水才能好好運作的,不管是要增肌減脂、還是要減重、還是一般維持。
老實說,除非是能夠非常有紀律、有足夠的營養知識、能夠在8個小時內把一天該吃的熱量和碳水/蛋白/脂肪都吃足夠,不然誠心建議避開168,除非你想要掉肌肉量變肌少症。
潘妮妮
3 weeks ago
比較建議是「碳水循環」;前陣子台灣終於有出相關的專業科普書籍(是正常專業背景的人寫的,不是莫名其妙的奇怪減重專家),可以參考看看。
***
另外,一般沒有糖尿病的成年人,晨起空腹血糖會在 70-99 mg/dl 之間。低於70 mg/dl 就在低血糖預警範疇,需要及時處理;60 mg/dl 或甚至 50 mg/dl 以下是危急狀態,隨時可能進入昏迷或休克。我曾經因為血糖低至 34 mg/dl 差點死掉;當時雖然還有意識 & 能夠及時居家處理,但只要再幾分鐘我大概就會進入休克,是非常危急的狀態。
至於高血糖,通常沒有糖尿病的人是不會遇到的;運動前如果血糖超過250 mg/dl,那就必須避免高強度運動,以免因為高強度運動造成酮酸中毒。
fleurtatious: 喔喔那好,可以維持低碳應該比較沒問題,昨天因為碳水的來源不是那麼好(抹茶拿鐵)就覺得不用吃應該也可以去運動,結果就發生這樣的事了。

自然也不是想搞壞身體,更多是想確認哪種方式更好一些,謝謝妳的建議!!!!這對我來說好有幫助 (app-hello)
至於我的運動時間大部分都是在晚上的晚餐後(通常)之前是都有先至少吃點東西才正常訓練的
潘妮妮
3 weeks ago
最後再囉唆一下:為什麼說「如果沒有一定營養知識、並且非常有紀律,否則不建議168」呢?因為當你開始吃得乾淨、不吃空熱量而且多是吃原型食物的時候,你會發現要吃到一天的基代、甚至TDEE是困難的一件事:因為吃不到那個食物量,因為會要吃非常多的食物才有辦法至少吃到基代去保底。再加上如果要168,代表你要在8個小時內至少吃滿基代、以及根據基代而分布規劃的巨量營養/ macro。
168不是不可以操作,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營養知識、對自己的身體夠了解,以及最重要是能夠融入自己生活作息,才不會最後變反效果。:)
潘妮妮
3 weeks ago
ps. 我是因為烏咪的轉噗看到來分享點經驗的🤣
fleurtatious: 好的!!!這樣我明白了,謝謝妳 (app-wave)
烏咪🐾
3 weeks ago
fleurtatious: 把碳水妖魔化的人真的好多~~勸也勸不完
潘妮妮
3 weeks ago
lthewolf: 把碳水妖魔化的人真的不少;我觀察多半是缺乏正確的營養知識和對身體的認知,才會缺乏對資訊的判斷力,然後就跟風,接著長期下來就把自己的身體搞爆掉。
我個人是非常反對無腦低碳的、也反對無腦生酮,一部份是因為我本身二型糖尿打胰島素 (遺傳+曾經亂熬夜一年把自己身體搞壞掉),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因此我在營養管理上必須比一般人有紀律和謹慎;另一部份是在我以前沒有糖尿病的時候,就已經科學化執行過低碳、168等等,對實際執行上的困難度有一些經驗和心得 (時間、金錢、精力、持久性等)。
我身為一個二型糖尿打胰島素的人,在每日碳水量必須謹慎控制下,都不敢無腦低碳了。
身體是一部很精密的機器,沒有足夠的使用須知知識,真的不要亂搞啊⋯⋯😂
烏咪🐾
3 weeks ago
fleurtatious: 哇..辛苦你了,希望你可以順利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
潘妮妮
3 weeks ago
Darklonly: 晚餐是否低碳,建議要以考慮你當天一整天的碳水量去做判斷,同時考慮你當天安排的運動強度和時長。
若有重訓+跑步/有氧,高強度運動,那其實你當天是要高碳的;低碳是合適在當天是低強度 (走走路、做個瑜伽、或是當馬鈴薯)。當天是中強度運動的話,就是中碳。至於你自己的低、中、高碳各是多少碳水 (全天量),那個要根據你個人的身高體重、基代熱量、TDEE、和目標體重,以及身體狀況去計算的。
每天都低碳/ 錯吃低碳,長期下來會把身體搞壞的 - 腎臟病、掉肌肉、甚至是糖尿病都可能會發生。
(另外,吃高碳的隔天確實有可能體重增加,但那不是真的體重增加,而是水腫,因為身體在處理碳水時會比較需要hold住水份;攝取足夠水份就可以幫助消水腫了)
fleurtatious: 好的好的,這些建議對我來說真的幫助超大的 (droid_danc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