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菲律賓 (Adieu Philippine, 1962)
https://images.plurk.com/3FdMf9SHMDL8w9oC9qceaL.png
latest #12
掰噗~
3 weeks ago
881
同樣被歸類於法國新浪潮的電影,導演 Jacques Rozier 是相對不出名且少產。標題的「菲律賓」並不只實際地名或人名,而是當時法國小孩之間的許願遊戲
相比《四百擊》中楚浮複雜的童年投射,這部片聚焦在處於青少年與成年之間的人們在更靠近面對生活重擔時展現的稚氣未脫與徬徨。

男主角 Michael 與兩位女主角 Liliane 和 Juliette 之間的關係一直處於未定的狀態,但在他們的生活中這並非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各種莫名其妙、沒頭沒尾的情節或許就是這類互動的體現。
立即下載
片中提起的阿爾及利亞戰爭 (1954-1962) 作為時代的大背景應該是催化這群年輕人行為的關鍵。將背景移到美國越戰與嬉皮文化後,就能輕易理解 Micheal 在接到兵單至應徵入伍期間主角三人看似活在當下盡情享樂背後不願面對的現實。

Micheal 在最後即將入伍前對兩位女孩爆氣時抱怨「生活還有更重要的事」,這句簡單且無指向的話,至少對我而言再恰當不過。在某個階段我也時常自省「或許我不該再沉溺自己幼稚的追求,該開始考慮未來、考慮更重要的事」。然而,什麼是更重要的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好像要先整理好自己的心態,惴惴不安地接受生活的重擔
Micheal 在片中一直都是花花公子、遊手好閒的形象。只是從接到兵單起,其實可以意識到 Micheal 對於這個可預期卻又無法預知結果的事實隱隱地流露出了不安,因為結果並非是個人可以掌握,Micheal 只能選擇逃避
這樣敘述下來,可能會覺得這部片是很陰鬱沉重的電影。但恰好相反,兩位女主角的爭風吃醋與傻樂形成的喜劇效果貫穿整部電影,將所謂的對於不確定的未來的憂慮被很好地縫織在表面的歡樂情緒之中,或許也是導演對所有面對這樣情緒的人的一些安慰。

兩位女主角也不全然是花瓶角色。在各種的情況下他們也無法做出超越認知的行動。相反地,就算看似胡作非為,這也已經是他們盡心盡力的證明了
Liliane 和 Juliette 走過鬧街的畫面至今都還是很有時尚韻味Promenade scene from Jacques Rozier's "Adieu Philipp...
Liliane 直視鏡頭幾乎長達一分鐘非常有魄力,甚至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Adieu Philippine - Jacques Rozier 1962.avi
設定上 Micheal 是電視台的攝影助理,電影開頭有一整段當年拍電視的現場畫面,超酷Opening Adieu Philippine 1962
其實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還是非常昏昏欲睡,沒想到看完後回想電影情節會有這麼多感觸,而且有種想越多就越喜歡這部電影的感覺。觀影過程中真的覺得這是什麼大便
雖然現在只看了兩部法國新浪潮,但台灣新浪潮也給我很類似的感受(對,就是你,蔡明亮,還有侯孝賢,你不準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