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分享說這是一部充滿社會意義的片
應該是指喚起社會重新找回對弱勢(嬰孩,孕婦)包容的部分?
但走出戲院,熱浪下各種臭氣熏天大聲說話小孩狂奔老人咳嗽立刻迎面襲來
一邊不耐一邊回想起電影劇情
一邊思考著自己是否應該要更有耐心包容這些人?
不!不對!
如果電影(1)希望觀眾更有同理心
使大家都產生要多忍耐對這些人包容
才是真的恐怖吧!!!
仔細想想我錯了
辛苦的媽媽,無辜的嬰孩
和屁孩老害臭蟲是不一樣的!
想到這裡就很安心理直氣壯繼續臭臉逛街(?
不行不行!這樣想就太機車了
如果願意因為這部片而讓自己多一點包容的大家
你們很棒,我也應該多多學習(鞠躬
除了上面說的社會包容與支持功能
我想這部片另一個可以提供觀眾的意義
大概就是它仍然有(2) 傳遞希望的成分
無論哪個希望是小孩,是生命,還是出口當作象徵(所以出口這個題材的意象選的很好)
希望仍然貫穿整部電影
勇氣和希望真的是一體兩面
哪怕害怕未知,或再不情願
要想突破困境,要想改變,就必須勇敢往前
每次電影畫面要轉到下一個彎前
我都超級佩服主角以及跟著主角的觀眾好勇敢
還有忍住不閉眼睛的自己 謝謝我好勇敢(鼓掌
最後,要提醒各位長輩父母,(3)偶爾還是要聽聽小孩的話,不要太自以為是,吃虧的會是自己,後悔的也會是自己
總之
其實看電影是也不用硬想要有什麼意義
畢竟就是一個恐怖遊戲改編
把它當成一個很日式風格的低成本恐怖B級片來看
其實已經是很有娛樂性的小品了
尤其利用通勤這種再普通不過而且沒人喜歡的經驗
把一個單點的日常壓抑感受放大到極致
在亞洲地區這種人口密度高度集中的社畜文化所帶來的窒息感,其他地區是永遠無法體會的
通勤,責任,日常,人生,自我,群體
日本人真的是這方面的專家
(拉回正題?)
要說恐怖的話
其實我已經不是一個能看恐怖片的人
小時候看什麼驅魔詛咒分屍血腥怪談都沒在怕的
長大後完全承受不了任何驚嚇
因為這部主打日常壓抑感的恐怖才看的
(剛好最近很需要舒壓)
地下道也是一個很好利用鏡頭發揮日常恐怖的場景,畢竟每一個彎都是視覺死角
要說無限輪迴裡最「恐怖」的一次
覺得那已經超過日常恐怖的範圍
不過我想可能是美術組很想玩? 都說要拍恐怖片了 如果還不讓美術特效組發揮 根本是詐騙,會暴動的!
然後我必須說全片最成功的
大概就是大叔的選角
到底去哪裡找到長這樣的演員!!!
(失禮發言
雖然我也很喜歡小松菜奈
但她演妻子我還是覺得好違和
可能她的形象是正統派裡的怪怪美女
又能吸粉
但我想要的是哪種日常溫柔典型到完美路人妻子
完美到會讓人害怕的那種
私心感覺比較適合?
但小松還是好美
美到我在電影院一度以為這是安耐曬的廣告
結論
如果真要把這部電影當恐怖片分析的話
我倒是很想知道
既然定義成恐怖片
女人懷孕這件事
對男人來說
真的這麼恐怖嗎(
補充看電影的時候每次有那種很明顯的異變
但又因為和自己的情緒(愧疚,慾望,回憶...)有關
主角仍會不自覺陷進去
這時候好多觀眾都會忍不住低語快回頭啊www
現實通常也是這樣
和自己無關的事總能輕易下判斷或決斷
但即使明知道有問題,如果是和自己的情感有關
最後仍會受影響
需要很大的勇氣才會擺脫讓自己身陷危機的可能
這就是人類
男人怕的不是懷孕本身
而是害怕女人懷孕之後「必須負責、承擔責任」的這件事情吧
女人懷孕是逃不了承擔這件事的,最少也必須對身體負責
但男人完全不用,畢竟社會這麼愛男
他們這輩子根本沒承擔過什麼重大責任跟面對「人類生命」這件事
簡單來說就是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