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為了留票根改用網站訂票嗎
現在這是下載網路海報圖
好難講它到底給我什麼,但總之有點像在上成人日文課時,(日本人)老師常常抱怨說不想工作啊好想放假之類。也許是為了和上班族佔多數的成年學生打成一片吧,不過我總覺得彷彿是我作為學生促成了她的不幸。即便若是我不存在她依然要工作,依然不幸。
這種罪惡感大致就是今天的觀影感受,是來自戲中女孩看著天空時認為世界另一端的父親也看著同一片天空的自我中心、是戲中父親在深夜裡走進浪潮後又回到飯店床上的不安定感、是回想自己兒時是否錯過了父母憂鬱的訊號的自我審查、是看過『怪物』後與自己約法三章不看悲傷的電影卻帶著朋友破戒的厭惡與頹喪。
多講一些女兒自我中心那邊好了。
我不是在檢討那女孩,只是她告訴父親,當她想念父親時就抬頭看看天空和太陽,他們會看著同樣的天空和太陽。
孩子就是這樣吧,想念父母時很自然地認為父母也在想念你。所以我覺得自我中心。好吧我是滿嚴苛的
還有當她來到稍識愁滋味的年紀,她嘗試告訴父親自己的感受,然而她全然不瞭解父親害怕愁緒被人提起的苦惱。
一邊覺得這種橋段好難看啊,我也曾是他們兩人之中的誰吧;一邊好喜歡這一段,我總是喜歡看人與人之間資訊落差導致的溝通不良。好矛盾。
針對兒時小事覆盤(大概有關 aftersun)
我娘親有個朋友,她和我們家以及一些共友會一起參加 pride parade,接著到她家烤肉。她和女性室友以及三隻貓咪同居。小時候一直很期待 pride parade,散散步之後就有機會去看貓和烤肉。
現在回想,當時完全沒把她和室友是什麼關係跟 pride parade 連結起來。也真是滿笨的
不過還記得當我知道她未婚、比我娘年長、至今仍跟室友同住,內心隱約浮現「這個姐姐為什麼不結婚生子」,頗為正當正常正確且世俗的想法;但很快就反駁自己,未婚、無子女、跟合得來的室友同住直到老去,這樣的生活肯定也十分幸福。
沒有在進到別人家後依然放任失禮的念頭發酵下去,雖然是個笨小孩,我覺得兒時的我已經很值得驕傲了。
應該是吧?我應該沒有等到我娘親來糾正我的思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