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t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滿意外是從「文學與社會學的關係」作為介紹社會學的出發點,好像滿有趣的。這讓我想到在他的書曾介紹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和《神曲》有著「嚴格的結構平行關係」。

第零講:你適合讀社會學嗎?(一)
★醬★
3 weeks ago
想起高中讀資本論簡直.....學生時代對人類的興趣是零,導致這類書看的極為痛苦,現在有比較好一些了,作為觀察與研究而言社會學很有趣。
cmt
3 weeks ago
居然高中就知道有資本論這本書而且嘗試閱讀嗎~~~

我高中的時候讀過的課外讀物大致上就是古文觀止、圖解文化研究這類的書。資本論應該是大學畢業後才嘗試讀的。

那個時候讀的難度一部分是因為剛開頭會碰到價值形式理論,是比較困難的段落,再來如果我們年紀沒有差太多,那時候的二手資料選擇也不多。

至於看你分享的書確實感受到你對生物的興趣!!
cmt
3 weeks ago
以噗首那篇文章也有提到的Peter Berger來說,他用debunking這個詞來描述社會學家的解謎活動(社會學導引)。我覺得讀社會學研究有趣的地方,就是那種發現原來可以這樣想的時刻。雖然人類社會的事情通常越是瞭解,越是感到撲朔迷離XD
立即下載
欸、很有趣耶。
是說講到《神曲》我就想到我買的漂亮木盒裝好的《神曲》,完全沒打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