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I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不太好意思吵原噗,拉一個自己聊)
我明明都要趕稿閉關了,看到這話題還是忍不住

畫運動漫畫確實也算是我的夢想之一,不過越是了解狀況以後就明白這夢想是最最難的@amicloud - #本日廢聊 昨天跟友人聊到,台灣雖然看棒球人口很多,但跟棒球相關的衍生故事/小說...
latest #12
TEI
2 weeks ago
當年在日本找助手工作時曾經有幫過一位畫手球漫畫作品(舞台在日本富山縣)的漫畫家
雖然不是出自jump系,但運動漫畫裡必定要出現的觀眾、體育館、球場,真的不是新手隨便三兩下就畫得出來Orz
才一個星期就被震撼到,後來我的實力直接被判出局(喂)
(印象中他現在還在連載。應該將近十年了)
TEI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By the way當年我是想畫足球。國中時代《哨聲響起》很紅,另外還有一部《足球之夢》系列我超喜歡的
不過...咳...台灣的足球實力畢竟是全世界吊車尾....
(回想當年《足球之夢》沒被斷尾我就超感激了....)
TEI
2 weeks ago
台灣棒球那麼紅,可說是國球運動了,那麼台灣的棒球作品為什麼不太吃得到相關紅利呢?🤔(KANO以外)(紀錄片以外)
這真是一個...可能值得拿來當論文研究的題目

一方面來說,運動類漫畫是真的滿需要考究很多細節(如果題材確實是以運動比賽為主題的話)
一個小細節錯了可能就會被球迷噴到天上、嚴重甚至可能曬網公審
立即下載
TEI
2 weeks ago
但是,日本還是有很多連台灣人都很喜歡的棒球漫畫。從以前的《棒球大聯盟》、到近年的《王牌投手振臂高揮》《鑽石王牌》《失憶投捕》——先不說本質迷(?),愛看的女性讀者我覺得並不少。那些人當中,本來其實覺得棒球也還好、卻因此而愛上棒球、開始關注職棒比賽的人,或許更有不少。
TEI
2 weeks ago
細想自己喜歡的棒球漫畫...當然,我沒打過棒球我不是本質迷,我覺得以漫畫來說,吸引我的部分,果然還是「角色的塑造」,或者說我在乎的是那些角色的「背景」吧...

《鑽石王牌》沒看過;而《王牌投手振臂高揮》是因為看動畫而愛上,漫畫其實是沒看過的。《失憶投捕》也是只看過動畫。可能畢竟是運動作品吧?真的讓他們大放異彩的時刻,或許是變成能夠「動」了的情況。棒球動畫真的會看了很爽快....
TEI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講到棒球漫畫的話,最近自己有點在意的一部作品是這個。
https://amzn.asia/...
這部作品的關鍵之處是「投手是聾者」
然後捕手個性是個類似中田翔的人...吧?(欸)
個人覺得這個設定挺有趣,看開頭的描述節奏滿算是我的菜
我認為這部屬於青年漫畫。現在好像只有這類型比較吸引得到我

(然後如果跑去看這位作者的pixiv會看到很多意外的東西)(我是說BL的部分)
TEI
2 weeks ago
棒球運動漫畫那麼多,我覺得可能真的就是要找到一個「關鍵特色魅力」才能脫穎而出。找出你自己想傳達的真正意念,而不是只要集結一支隊伍、不斷比賽突破重重關卡、最後拿到獎盃(or沒有拿到獎盃)結束。

接下來如火如荼開拍、改編自台灣棒球12強故事的電影《絕勝》,我覺得就是還滿期待成果的。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可以預期聚焦的就會是描繪「人」,而不是單純描繪「比賽」。(看過姜瑞智導演的作品後就更期待XD)
TEI
2 weeks ago
Anyway運動漫畫我覺得論畫技的話台灣是一點也不輸日本的。就是要看作品當中的感動點能不能傳達到讀者心中了吧...!

要去趕稿了啊啊啊><
ami亞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覺得自己總結原因,還是因為看本土小說漫畫的人口少吧XDDD
棒球漫畫真的辛苦,我光想到捕手的護具怎麼畫就頭皮發麻
TEI
2 weeks ago
amicloud: 確實
ami亞海🐧
2 weeks ago
日本自己的棒球漫畫感覺也有瓶頸,之前就都會加入搞笑、特殊設定等元素了,雖然有固定受眾,但也無法成為像鬼滅那種等級的(上一個超爆紅的棒球漫畫是巨人之星嗎XDDD)
TEI
2 weeks ago
amicloud: 對啊~他們自己也是競爭很激烈🤔不是每部運動漫畫都能獲得曝光機會
但譬如就像那部手球漫畫好了,基本上可以想見受眾相對小,但還是穩穩連載了那麼多年。(而且是屬於少年漫畫)這個真的是要有很大的基本盤才撐得下去,也就是你說的,看本土漫畫的人口很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