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scan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閒聊 #育兒
前幾天退出了早療群組
latest #19
掰噗~ 好奇
3 weeks ago
真假!? (p-woot)
tecscan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煩躁的感覺有一段時間了,我覺得群組裡固然許多需要幫助的孩子,但某些人真的讓人受不了,只要有人發問都一股腦建議人家去早療去職能評估邊跑邊排課,我本來就覺得某個家長很煩了,最後一根稻草是有個家長求助,說他的大寶會跟弟弟爭寵,搶弟弟正在用的東西,正在看的書,家長安慰弟弟大寶崩潰,整個連假都很痛苦,但是老師表示小孩在學校沒有任何狀況,他覺得小孩有自閉特質(???)。
tecscan
3 weeks ago
我覺得該家長其實遇到了千古難題:手足相爭。這個問題真的很難,他的確可以求助,但是群組一股腦建議他去排職能布拉布拉。
立即下載
tecscan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該家長很明顯覺得自家小孩有問題需要治療,我覺得把問題丟給職能治療師,跟尋求教養意見不一樣,後者是去找解決問題的問題辦法,前者只想把小孩教養外包。
tecscan
3 weeks ago
其實群組有些家長提示他先去諮詢,也有的詢問一些手足相處的細節,但某些家長就是一股腦建議早療早療早療🙄。
香草南瓜
3 weeks ago
手上有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
tecscan
3 weeks ago
批踢踢實業坊 - BabyMother早療的確很關鍵,家長有意識也很好,但我的想法就跟這篇的治療師推文一樣,群組裡的家長給我的感覺就是專業外包到走火入魔。默默退群眼不見為淨🙄
tecscan
3 weeks ago
Pumpkin_Chlio: 之前還有更誇張的,醫生看看覺得沒問題,群友自己覺得她朋友(對,不是她的小孩)應該再去看別的醫生......
風文淵
3 weeks ago
看完上面的ppt文章覺得園長跟媽媽都很用心,園長也清楚早療不是越多越好,依據孩子的需求與能力去做適當的安排可能是最恰當的解方,至於上面提到的家長我個人覺得是很常見且普通的手足相爭,看文字敘述我個人是覺得小孩既沒有表現出固定而有限的興趣或者出現固著行為等等,家長這樣就覺得是自閉症似乎有點武斷
tecscan
3 weeks ago
susu6: 嗯,有其他家長明顯不以為然,委婉建議她真的有疑慮就去給醫生看看😅
tecscan
3 weeks ago
susu6: 那個媽媽關於早療的文章真的都很值得一看
風文淵
3 weeks ago
tecscan: 我剛剛在想好像就是因為早療群組的一些建議可能不太恰當,我這兩年在特教中心接到的家長的諮詢電話普遍都比較焦慮或者是一口咬定小孩衣錠需要去特教班或是依定要暫緩入學再念一次大班
tecscan
3 weeks ago
susu6: 我在群組的感覺的確有這種感覺,有家長因為小孩語言能力被評估落後一年來問有沒有機會緩讀(我心想:只有語言還好吧?)
如果認知、學習能力都沒有落後,應該沒有必要緩讀吧?
tecscan
3 weeks ago
kyuuanyou: 家長資源時間都有限,有比較困難的處境,但她的狀況緩讀其實幾乎不可能。緩讀真的很難過。
tecscan
3 weeks ago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順應診所政策,某些治療師或者醫生人來就是排課,我後來去另一家醫院做諮詢,治療師也提到可以排職能,理由是小孩一看到玩具就要拿就要搶沒等她說可以,問我小孩平常有沒有同儕搶玩具的狀況,在親子館還真的沒有,他只對大人這樣。我心想,嗯,感謝提醒,這個我的確應該在教養上努力。但我不會把職能課當首選。另外,小孩才兩歲整,這種事不就是要帶出去和同儕慢慢磨合嗎?
tecscan
3 weeks ago
這樣就要排課?!
為什麼這種家長可以自己教的事,也建議排課?我覺得這種氛圍可能是交互影響的。
風文淵
3 weeks ago
kyuuanyou: 家長想要緩讀的理由千奇百怪,也曾經有家長跟我說怕在落後的狀況下入小學念書會被排擠跟霸凌,在緩讀這一塊上面由於他跟特教鑑定是綁在一起的,特教老師在評估的時候還是會斟酌一下學生的各項表現
風文淵
3 weeks ago
tecscan: 我所在的縣市因為法令的更迭有稍稍對暫緩放寬,不過還是要鑑定跟審核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