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碼Нюма幸福的大頭針精靈 分享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音樂會 #交響樂
【畢契科夫&趙成珍&捷克愛樂管絃樂團】
https://images.plurk.com/706TJLhrOzqls5aq0GxNX.jpg https://images.plurk.com/5y6NCRsran0Ifq3oUJYU8x.jpg https://images.plurk.com/1B6lvxvN36h2GuD78I2EFo.jpg https://images.plurk.com/1iR5QQi8PTO72Hjf3dRqPE.jpg
曲目:
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
趙成珍安可曲:蕭邦b小調華爾滋,作品 69 之 2、降 E 大調華爾滋《華麗大圓舞曲》
柴可夫斯基:e小調第五號交響曲,作品64
樂團安可曲:馬斯卡尼《鄉村騎士》間奏曲、德弗札克第一號C大調《斯拉夫舞曲》,作品 46

樂團擁有獨特的音色,有些是我的菜,有些不是。 心得留言待補。
latest #15
掰噗~
3 weeks ago
好有趣!!
今天有跟樂友還有一位不知名聽眾(?)碰面小聊
.....聽個音樂會回來被鎖在租屋大門外面(門鎖沒電 還有這種事(已聯絡房東
立即下載
好荒唐喔這是怎樣
紐碼今天水逆嗎,好慘 (bat)
-某人-
3 weeks ago
門鎖沒電好悲傷.....
Rhaegarhuang: rochiny: 成功進來了,房東聯絡另一個屋內的房客幫我開門,測試一下後好像是前一個人沒有把門關好,卡在無法感應的位置。
紐碼Нюма幸福的大頭針精靈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好總之我愛今天的拉威爾,特別是第二樂章。第一樂章還有點凌亂,但是可愛的爵士樂音程令人眼睛一亮;第二樂章快哭了。

鋼琴描繪出獨屬於黃昏與黑夜的交界時刻,聽眾則是在觀看一條沿著城鎮蜿蜒的運河。水面上夾雜著城鎮慢慢投下的濃重陰影、與殘留的金色太陽餘暉,波光粼粼、有點安靜跟孤單,是一條隨著時間緩緩蟄伏身姿,偷偷開始打盹的運河。

時不時出現的銅管及木管好像突然落在水面、與運河交纏的一雙手、或飛鳥,彼此擺弄一會之後突然從水中抽離分開。直到後面其他聲部加入後,才又重新喚醒了原本發懶的運河。
紐碼Нюма幸福的大頭針精靈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不過我的位置有點尷尬,直面小提琴聲部,但跟銅管還有低音提琴就變成側邊擦過、及完全反方向。對我來說各聲部是呈直線型發射,但就導致樂團交融在一起的範圍有限。
紐碼Нюма幸福的大頭針精靈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捷克愛樂的音色有點像.....木頭,溫潤、有平滑線條、能吸音(控制音量)、不會很張揚或響亮的材質
紐碼Нюма幸福的大頭針精靈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趙成珍的鋼琴靈活漂亮、音色動聽,正好適合表現出水流與光斑的搖曳、細碎、一觸及離。而且他的彈奏始終面帶微笑。

安可曲是兩首蕭邦,充滿舞蹈的律動而顯得更加快速敏捷,帶有一點隨興;音色偏薄與金屬質感,迎合舞蹈的速度。
柴五的表演與我的預想有點不同,原本想像會是輝煌、蓬勃而充滿戲劇性的合奏效果;但捷克愛樂更加內斂、簡樸;情感表達手法也是直觀又乾脆俐落,少了很多在「沉痛<>煥發生機」轉換情緒間的糾結手法。如上所述,是平滑直線型的木頭材質
紐碼Нюма幸福的大頭針精靈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不過我第二樂章差點睡著,真的有點沒聽懂......一、三樂章其實還不錯,樂團能長期維持均衡的張力,以使樂段完滿並擁有一致性。提琴弓法整齊穩定、顫弓有力;豎琴如同點睛之筆,在樂句間閃現並呢喃出旋律;木管或許不是最輕脆,卻剛好適合樂團那種中庸、恰如其分的風格。定音鼓有變化性而不會變成暴力或過度,保有彈性。

但是隨著進入第四樂章逐漸走向高潮,在一道接一道的力度波浪、FFF推動下,原本就偏直線型的各聲部間空隙也變得比較明顯,共鳴較少;有一些過門的地方,覺得節拍比較亂(但也可能是因為有使用附點節奏+旋律在各聲部間跳躍)。銅管的問題是,達到某個音量後,音色反而有點......撐不住嗎?聆聽時少了空間感,有點扁...... 總體來看,所有人與指揮的配合還是整齊劃一,並能表現出萬事皆在掌控中的效果。
紐碼Нюма幸福的大頭針精靈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樂團安可曲《鄉村騎士》呈現弦樂與豎琴的呼應而美麗動聽,《斯拉夫舞曲》宏大、但力度部分我......我覺得跟柴五是類似的問題(咦),達到某個音量後音色會有點偏移。所以比較喜歡第一首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