𖥩弗洛因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有點出戲的提醒……但抱歉,這可能很重要:雖然都是弗洛因德,我也沒打算切割我有讓弗洛因德在廚房裡搞砸事情的經歷,不過如果可以的話,請大家暫且把「公開交流、限定交流」的弗洛因德和「個人創作、與共構夥伴的限定交流」的弗洛因德分開看!前者因為是直接對戲,所以對我而言有或多或少的即興成分,為了努力營造氣氛和推劇情(不論結果…),我有把中之意識調高;後者是經過反覆思考許久、和熟悉的朋友一起組成的文字,所以會比較貼近我真正想演出的弗洛因德,角色意識是多過中之意識的
如果沒辦法接受的話也不強求,但這篇創作可能就會讓沒辦法接受的人感覺怪怪的,會建議直接跳過別看……(或許看了會有「你憑什麼說這些」的心得出現也不一定)
不管如何還是謝謝願意按我噗文喜歡的大家
    
      
        ✦芙萊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好重……我就送你到這了。接下來你得自己走回去,能搭車就搭車,千萬別自己開車。雖然我不知道你的世界有沒有車啦。」
    
      
        概念的誕生是孤獨的。
沒有父母,沒有照顧者,只有那從未露面的聲音——在離開意識的夾縫後,便會如警報器般在腦內嗡嗡作響,語調平淡、無機質,冷如冰霜的私語。
私語教他如何履行使命,灌輸他無盡的知識,卻從不撫慰他的挫敗,也不讚賞他的努力。
「你和王女一點都不像。」他低聲說道,語氣疲倦。
    
     
        「是怎樣?炫耀前女友嗎?我知道了,說吧,但我可沒時間聽你長篇大論。你醉了,趕快回家休息。」
    
     
        偵測到依賴行為,請自主運作——別什麼事都找我。
請關閉眼淚效果以節省能量——眼淚解決不了問題。
巡航者具備獨立作業能力,拒絕支援請求——你都做多久了?
同期巡航者皆能完成任務,請提升自身性能——別人都可以。
這些話語早已刻進他的本能。他學會壓抑情感,將信任與求助視為軟弱的象徵,深信「凡事只能靠自己」的真理。
「王女生活在一個不容表露過多情緒的國度,那是人民的喜怒哀樂皆由秩序中樞統管,被稱作『烏托邦』的世界。」
    
     
        𖥩弗洛因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我希望她能永遠笑著……不只是她,還有魔法師、革命家,至今遇到的所有『主人』,包括聖女和你。我希望你們都能無憂無慮地笑著。」
「笑起來多好看啊。」
這簡單的願望,卻讓他處理問題的方式也簡單化了。複雜的情感讓他無所適從,於是他用私語的冷漠回絕他人。不擅表達、不善面對,他暗自嘲笑那些輕易愛人的傢伙,揶揄他們的天真或虛偽,在無人知曉的角落裡,細數孤獨與不屑。
王女死去的那一刻,他毫不猶豫地逃離現場。衝擊太大,他無法承受,於是選擇抽離。從此,逃跑與情感隔離成了他的首選。
    
     
        「他們對你一定很重要吧,那些不得不接受的離去,讓你很痛苦,對嗎?」
    
     
        「不知道。但有一件事我很清楚——我的痛苦是其他巡航者的快樂。像『背叛』或『掠奪』,他們就喜歡我這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使命的較勁從沒贏過,要不然就是玉石俱焚。」
他曾對魔法師和革命家寄予期望。或許魔法師的理性會將他視為同類,讓他成為特別的存在;或許革命家那不受壓抑的感性與理性並存,能讓他擺脫內心的不穩定,學會如何去愛與被愛。
九千七百五十三萬一千七百次的巡航經驗,他嘗試忘記那些曾走進他心跳的腳步聲、擦過他臉頰的鬍渣、讓他著迷卻無法理解的信仰、因忍耐而緊繃的肌腱、落在他耳邊的燥熱呼吸、帶著咖啡苦味的唾液……
    
    
   
        他選擇忘記對人的期待,以免再次陷入絕望,卻在午夜夢迴時,逃不過那些荒謬的記憶。
每天清晨,陽光總是刺眼得令人不適。
真好啊,能如此肆無忌憚地閃耀。
把他這樣糟糕的傢伙,
把他這樣總是懷疑他人好意的傢伙,
把他這樣沒有未來卻擅長偽裝的傢伙,
把他這樣看似溫柔卻其實對一切無動於衷的傢伙——
把他這樣的傢伙一併擁入懷中,逼他直視自己的陰影有多深邃,提醒他自己的醜陋與懦弱。 
     
        𖥩弗洛因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所以我們先前的相處模式,對你而言也是一種『從沒贏過的較勁』嗎?你必須向我證明魔法存在,而我也想要向你證明魔法並不存在——我是不是從來沒有讓你感到安全過?」
    
     
        𖥩弗洛因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無數個夜晚,他怎能將問題的責任全推給同樣不安的那孩子?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當他意識到這份混濁不純的念頭,對自身的憤怒與羞恥便如潮水般湧來。最終,他會因無法面對如此卑劣的自己,選擇漠視、否認芙萊德的情緒,強調理性與獨立,將迫切需要他坦誠相對的芙萊德拒於門外。
「是,我不知道怎麼樣的話語才能安撫你的情緒。」他垂下頭,聲音細碎幾不可聞,「而且我也不想被你知道太多事或太喜歡我,因為你有可能會將之用作控制我的鎖鏈。」
就像那場畫展,映照他內心的美術作品,最後一件竟是被無情鎖鏈束縛、動彈不得的狐狸,背負著無數承諾與期待。
    
     
        何等荒謬,何等諷刺。
愛與親密,越是深入了解彼此,越是定義更多事情——
他就越是沒了自由。
    
     
        「那你聽起來不是不想接住我的情緒,而是連自己的情緒都會感到害怕。喂,你平常都怎麼跟這些恐懼相處的啊?除了當假面男以外還有別的招嗎?」
    
     
        像聖女沉睡時那樣,否認自己的悲傷。
像芙雷姆追問時那樣,迴避溝通、冷處理。
像與友人相處時那樣,拒絕他們的援手。
像來到這間酒吧,每天重複的那樣……
不說、不聽、不看,情緒來襲就獨自消化,傾訴從不在選項之內。
「……用理論塘塞它。」他支吾半晌,終於鬆口,「有人問起,就說『謝謝關心』。」
    
     
        「我好像能懂。我也因為太容易衝動行事的關係,一直被大人要求學聰明點或理性一點。……但,這樣的交際方式也沒有錯啦,只可惜你運氣不好,偏偏遇上我。」
    
     
        「遇到你並非不幸。」
他口才極佳,卻只為守護自身安全。廣交朋友,卻多止於表面。總是幫助他人,卻從不接受別人的幫忙。
一旦退出社交模式,便需要大量獨處時間。旁人靠得太近,他便本能退縮。
但其實……其實……
他並不總享受孤獨。也有渴望連結的時刻——像現在這樣,有個不過分干涉、僅以「朋友」身份,平等傾聽的你。
    
     
        「……哦。」
「——你現在就做得很好啊。已經願意跟我說你心裡的事了耶。」
    
    
   
        是的,全賴酒精的名義。
昨晚那個擁抱,讓他卸下防備,順勢對芙萊德敞開更多心扉。
什麼時候想逃跑?那是什麼感覺?為什麼會這樣?每次逃避是否都有跡可循?
    
     
        「這樣吧,你回到你的世界後,不如多跟那位聖女聊聊?開心的事、生氣的事、難過的事……然後,像我昨晚說的,偶爾坦率地對他撒撒嬌?你這麼愛逃跑,卻又這麼喜歡他,我敢說他肯定是你覺得能接住你的人。」
    
     
        像現在這樣,對聖女展露脆弱,觀察他會否因此疏遠或輕視自己。
    
     
        「對了!表達想法時,試試用『我感覺』開頭,而不是『我覺得』呢?這樣是不是更容易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我感覺你越說越起勁,哪像在幫人排憂解難,分明是在自娛自樂。
    
     
        「還有,當你想逃避時,先深吸一口氣!然後對對方說:『我需要一點時間,你等等我,但我會回來。』如果當時你這樣對我說,我不管等多久都願意的說。」
    
      
        「還有……每天睡前跟聖女聊十分鐘?話題嘛——雖然我不太想幫他,但既然我來晚了,就勉強助攻一把——對,暗號!你們可以約定一個暗號,當你需要個人空間時,就用它告訴聖女!至於暗號的形式,你們可以一起商量!」
    
      
        「最重要的是,別期待能立刻改變。你帶著這麼多創傷才走到今天,如果一下子就成功了,怎麼還會來到這?不管花多少時間,哪怕只成功一次,也值得慶祝!」
    
     
        現在還不是慶祝的時候吧,這傢伙竟得寸進尺地摸起他的頭。
……不過,感覺倒也不壞。
他揚起嘴角,輕聲回應:「就這麼做吧。」
    
     
        𖥩弗洛因德
          2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對了,芙萊德。我們踏出這扇門後,暫時不要再見了吧。」
    
     
        聽到這話,芙萊德愣住,手從弗洛因德頭上無措地滑下。
——糟了,他又做錯了什麼。
是哪裡不對?時機沒掌握好?還是他們的關係,即便敞開了心扉,仍未親近到允許肢體接觸的地步?或許他不喜歡被摸頭?應該先道歉嗎?他會生氣嗎?一切又要回到原點了嗎?那雙冰冷的眼會再次出現嗎?
就像無法預測母親的情緒、演藝圈的複雜人際,或學校裡的社交暗語,芙萊德從未覺得生活簡單過。
做得好有獎勵,做不好有懲罰。可這兩者的界線在哪?若沒人說清楚,他要如何成為大家眼中的「好孩子」?
    
     
        ✦芙萊德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必須趕快化解僵局。
必須趕快緩和氣氛。
好不容易贏得弗洛因德的信任,怎能讓它瞬間崩塌?
「啊,那個……抱歉。我們的關係還沒好到這地步吧!你別在意,我沒別的意思!只是剛剛覺得你有點像小動物,所以就——對!都是你那對耳朵太狡猾了!動來動去的!快像以前一樣收起來啦!」
    
     
        「從你之前說的事來看,你似乎也很少被真正照顧和指引,對吧?」
    
     
        「不會啊,沒有。」
「我當童星時,劇組的大人都很照顧我,經紀人也是。」
「別看我這樣,做錯事之前,我可是被稱作『天才』的演員喔?」
「所以,只要我把需求說出來,大家都很樂意幫我。」
他的生活,硬要說也沒什麼不好。
從未挨餓,外表總是光鮮亮麗,有能發揮興趣與專長的工作。雖偶有煩人的蒼蠅,但更多是善意的互動。
    
     
        維持形象很累,但只要收起鯊魚般的利牙、梳平毛躁的頭髮、閉上容易說錯話的嘴、乖乖待在原地什麼都不做……大人就會誇他聽話懂事,連母親也會笑著說:「真是個好孩子。」
    
      
        ✦芙萊德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這還用問?當然是成為「好孩子」的方法。
如何做好表情管理?
不讓大人重複指令。無論演戲、拍照或受訪,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要比預期更快、更好、更精準。閃光燈亮起時,要迅速找到最上鏡的角度,依場合調整笑容弧度。哭戲需在三秒內醞釀,但不能皺臉或流鼻涕,眼淚得如藝術品般完美。
如何應對大人?
準備標準化的回應模板,每場訪談都得照劇本走。開場永遠是問好,稱呼要甜膩如糖漿。不可以像普通小孩般吵鬧或亂跑,坐姿得挺直、雙腳併攏。即使工作疲憊,也不能流露倦怠或不耐。面對粉絲與大人,距離要不遠不近,肢體接觸是不可控的風險。
    
      私生活呢?
朋友得對形象有加分效果,比如成績優異或有藝術天分,絕不能與惹麻煩的孩子來往。興趣必須高雅,絕不涉及電玩或動畫——那不符合「好孩子」的人設。A級考卷或優秀成果要表現得像是天賦,而非努力堆砌。讓大眾看見成功,而非狼狽。
「我的需求就是那些能讓我變得更好的建議。我有錯一定會改,我不是公私不分的類型,知道玩樂歸玩樂、正事歸正事。只要給我時間,我一定能交出滿分考卷,讓所有人信服……」
「你不用擔心。這些事一直都有人幫我,比如經紀人和媽媽……」
情緒也要控制嗎?
情緒光譜只有開心、興奮、感動、感恩。若有負面情緒,必須在四下無人之處以最短時間消化。隨時觀察大人神色,若不開心,立即調整自己,主動問:「請問我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嗎?」大人便會覺得他貼心懂事。
    
      連外貌也要控制?
得穿不喜歡但符合形象的衣服,髮型一旦定型就得保持精緻,絕不允許髒污。
「好孩子」是什麼?「可愛」是什麼?
是紀律、是準則、是聚光燈下的門票、是掌聲與讚美的唯一標準。
    
      
        彷彿回到那些輾轉難眠的夜晚。弗洛因德的巧妙提問總如利刃,將他的內心連根拔起,無情曝於酒吧昏黃燈光之下,毫不顧及他的感受,掀開一場荒誕的大冒險。
還有誰?
哪還有什麼誰?
無論是陰晴不定的母親、從未謀面的父親,還是安慰他的前輩、曾說「能一起拍戲很幸運」的克萊爾、曾用力拉攏他的奧利弗、對他愛莫能助的伊坦諾耳、網路上的粉絲,或學校裡他試圖結交的落單同學——
沒有一個誰。
重要的人隨時都會離開。
    
     
        「……現在沒有。但因為從你這裡得到了很多勇氣,我已經有動力繼續當好孩子了。只要再給我一點時間,我就能重拾完美。自己一個人或許會很難,不過我可以多讀點書,找到當個正常人的方法。我會變得比現在更好。」
    
      
        ✦芙萊德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咦?這、這個……她平時不愛笑,過去好像跟爸爸有過什麼事,其實不太喜歡我……但她會主動問我的興趣、送我娃娃,我能感覺到她有在努力喜歡我。」
「媽媽工作很累,回家時剛好遇到就會自暴自棄地跟我哭訴很久,被男友甩的時候也是。因為她只剩下我了,所以我會負責照顧她,還有她心情不好時不想做的家事……」
「為什麼問這個?」
他知道,母親更希望他是女孩。她老愛四處尋找新男友,卻又極度厭惡與男人相處。偶爾的清晨,他能看見她翻著報紙,眉頭緊鎖,用粗俗的字眼痛罵那些「只用下半身思考、玷汙女性的傢伙」。
    
     
        每當這時,他都會自動從她視線中消失。
因為只要被看見,母親便會怒不可遏地揪住他領子,將他與那些不三不四的男人歸為一類。
在她眼裡,男人全都一樣。
如果他是女孩就好了。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種錯誤。 
     
        𖥩弗洛因德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你有沒有想過以後要離開你的母親?」
    
     
        ✦芙萊德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紫色雙眸因這過分直白的問題瞪大,不可置信地望著弗洛因德——或者說,望著他靛藍眼眸中倒映的自己。
從未有人告訴他可以這麼做。離開那些人,他就是個一事無成、惹人厭的孩子。而且他怎能這樣?母親只剩他了。即使她對他愛恨交織,愛的部分依然存在。若他放棄她,她會更痛苦。
……雖然,當初來到這間酒吧時,他確實動過類似的念頭。但現在,遇見弗洛因德和其他人的芙萊德,已無法做到當初想做的事。
「不確定。我這種傢伙,離開熟悉的環境,真的會有人願意接受我、喜歡我嗎?……我不覺得。」
「我的缺點多如牛毛,優點屈指可數。」
    
     
        「若我選擇這麼做,就真的什麼都沒了。」
害怕被拋棄的人,怎會願意成為拋棄別人的人?
知道痛苦的人,又怎能忍心親手施加痛苦予他人?
弗洛因德自始至終看似無情,但芙萊德明白,這只是他根深蒂固的誤解。依過往經驗,這隻狐狸肯定有話要說,卻偏愛拐彎抹角。
    
     
        「芙萊德,你確定你能敲出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嗎?」
    
     
        ……無限猴子定理。一隻猴子在打字機上隨機敲擊,給予無限時間,幾乎必然能打出任何文本,例如莎士比亞全集。
只要事件機率不為零,擁有無數次獨立嘗試,世上便無不可能。
這與他話語中反覆強調的「給我時間」,在某種層面互斥。
如果他認為他擁有時間,又為何需要三番兩次地請求對方施捨自己時間?如果他擁有無限多次的機會可以試錯,又為何不惜放下尊嚴乞求對方的原諒?
「如果我相信媽媽『能夠好轉』的機率不為零,為何我會不敢放手……」
    
     
        不僅是對母親,還有伊坦諾耳、弗洛因德,乃至所有良緣。他總在想要相信,卻又忍不住去懷疑的矛盾中掙扎。
正如他知曉無證據無法指控他人有罪,他也明白無證據無法確認他人有愛。
有些人擅於逃避與隱匿。作為敵人可惡,作為朋友可怕。他彷彿永遠在與無形的概念競爭。
    
     
        「——對我來說,你只是一個小男孩,和成千上萬的小男孩沒有兩樣。」
    
     
        若無證據,便自己尋找。
在被愛之中尋找不被愛的證據,在不被愛之後尋找曾經有愛的奇蹟,無法容忍絲毫疏遠,一旦察覺孤獨的徵兆,便傾盡所有價值討好對方。
你看,我已經冷靜下來,沒在哭了。
你看……我已經不再訴說不安了。
你看——我已經學會安慰自己了。
你看!那個不夠好的我,現在看起來夠好了吧! 
     
        「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也只是一隻狐狸,和成千上萬的狐狸沒有兩樣。」
    
     
        但無論表面功夫多完美,多少次似有若無地抱怨「你最近好像很忙」,仍留不住將夜晚盛裝進眼裡的無光海洋。
因為對方不像他人,只想看好的那一面。於是,習慣於與大人逢場作戲、缺乏與同齡人相處經驗的他,將辯證、小打小鬧、摸頭、強塞食物——這些他樂在其中的「衝突與任性」毫無保留地展現。
因為你是即便他做出「壞孩子」的行為,也未立即離開的人。
當初來到酒吧,他意圖扮演不折不扣的壞孩子,卻被一聲意外的讚美堵住退路。期待與依賴自此萌芽,直到他發現「對方其實在注視另一人」的證據。
    
      ……原來如此?結果你也不是想和「我」待在一起,才說那些話、做這些事的嗎? 
     
        「——這就是我的秘密。它很簡單: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清楚。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
    
     
        區分「幻想」與「現實」。弗洛因德想事情想入神而漏聽他的話是「現實」,「我做錯了什麼」是「幻想」。
    
      
        唯有學會調適焦慮、成為自己的照顧者,他才能發自內心去愛人。
    
     
        𖥩弗洛因德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你是王子,也是玫瑰。」
「其他玫瑰,他們很美麗,但他們是空虛的。沒有人會為他們死去。當然,我的玫瑰,一個普通的過路人會認為你和他們是一樣的。」
「可是,單單你一人,就勝過他們全部,因為你是我澆灌的。因為你是我放在玻璃罩下的。因為你是我用屏風保護起來的。因為我傾聽過你的怨言、你的吹噓,甚至你的沉默不語。」
「因為你是王子,也是玫瑰。」
    
     
        但他不僅是玫瑰,還是王子。
不能只被玻璃罩保護,不能只被屏風遮蔽,不能只讓他傾聽怨言、吹噓與沉默。
培養自己的興趣、社交圈、目標,不將弗洛因德視為全部。
相信自己本來就有價值,而非因為被愛才有價值。
不期待一蹴而就,他是帶著狐狸的「愛」才走到今日的人。每一次成功,都值得慶祝。
弗洛因德何嘗不是他的玫瑰。
他為他的玫瑰所花費那麼多的時間,才使得他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
    
       
        「你跟我說過你有去看醫生和諮商。你有辦法做到不把自己當成『不正常』的孩子,而是『感冒生病了,所以去尋找讓自己康復的方法』,那個有在為自己負責的好孩子嗎?」
    
      
        𖥩弗洛因德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那你可以幫我練習,當你又開始想見被丟掉的『弗洛弗洛』,想到哭出來的時候,設定一段時間就先結束很難過的心情,改做其他可以讓你開心起來的事情嗎?」
    
      
        「如果不是難過,而是低潮,你能不能幫我收集『大家愛你的證據』,用來對抗『大家不愛你的證據』呢?」
    
      
        「我喜歡能夠專心致志朝一個方向前進的你,也覺得能夠為此努力、顧及很多事情的你很厲害。但這麼可靠能幹的孩子,應該不會連『在任務圓滿達成以後,為自己安排一個長休』都做不到吧?」
    
        
        𖥩弗洛因德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儀式』很重要吧?對你而言。但我常常忘記它。『儀式』是能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的魔法。」
「比如說,我們相約在四月,那麼從三月起,我們就會感到幸福。時間越是鄰近,就越是幸福。到了四月,我們就會坐立不安,發現幸福的代價。」
「如果隨隨便便什麼時候來,你就會不知道該在什麼時候準備迎接我了吧?所以『儀式』是必須存在的。」
    
       
        「你會想見我嗎?」
「即使我無法見你、不知如何見你,你也會想見我嗎?」
「我不確定的事很多。」
「總說想找到答案,是因為活著從來不易。」
「即使我不是好孩子,你也會想見我嗎?」
「即使我惹你生氣,你也會想見我嗎?」
「即使我不會魔法,你也會想見我嗎?」
「我不確定的事很多。」
「但我確定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想見『弗洛因德』。」
    
     
        ✦芙萊德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若見不到,我會把你當故事主角講給別人聽。」
「若見不到,我會說你是那隻可惡的臭狐狸。」
「若見不到,我會用最討厭又最美好的方式記住你。」
「若見不到,我會擅自把你當成『我的東西』。」
「若見不到,我會用各種方式把你揪出來。」 
     
        𖥩弗洛因德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這裡是夾縫酒吧與書庫,不存在於任何一個實際地方,同時也是世界的邊陲,是懷有負面情感之人才有辦法拜訪的神祕場所。」
    
     
        「怎麼樣,玩得還開心嗎?如此一來,你便能確定幻想確實存在了吧。」
    
     
        「魔法確實存在,甚至是在更遠的未來。儘管無法驗證這點是否為真,也不代表它不存在。」
    
      
        「無論如何,那個價值、那最強大的魔法、最遙遠的奇蹟,同時也是不可被動搖的真實——」
    
     
        「你的答案就是我的答案,那是我們的答案。」
你是朋友。
你是無比重要的朋友。
不管幻想或現實,不管魔法或審問。
不管奇蹟或災厄,不管真實或詭辯。
「所謂奇蹟,又名……」
    
       
        「不要講了。沒有答案也沒關係。」
「自由一點才像你。」
    
      
        ✦芙萊德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嗯。」
    
      
        𖥩弗洛因德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