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小姐
2 weeks ago
𝙳𝚒𝚊𝚛𝚢.

𝐁𝐲 𝐑·𝐄
Responses disabled for others than plurk poster
latest #25
A小姐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今天雜誌發售了。封面這次他們依然用了男性作家拿著菸斗的樣子——排在我前面的先生看著無奈地嘆氣,手指有些神經質的捏著封面,朝我投來了"你看吧"的眼神。

我給他一個微笑,他搖搖頭,先一步去結帳了。迪佛先生嚴肅地看著菸斗,我忍不住真的笑了一下。這次著雜誌想必不能在辦公室看了。癱瘓的警探是個有趣的主題,但對於真的從事相關工作,職業太近的人,除非本身就會閱讀這本雜誌,否則內心都會有些複雜吧。
A小姐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我付了錢,走出店家。我記得家中還有麵包,不過你上次買了另一種火腿回來。我覺得味道很不錯,但煙燻味有點牆,我覺得搭起司,麵包不要烤過是最好的搭配。
A小姐
2 weeks ago
---
立即下載
A小姐
2 weeks ago
我不太喜歡。雖然他是個成熟,不罔顧法律的作者,但我就是不太喜歡。我覺得澀一點的紅酒配帶著核桃的麵包、起司和盡可能切薄的麵包更好一點。

不知道。我覺得自兩年前算起的,我都不太喜歡。幾乎是噱頭的設定有點太多了,我還是更喜歡馬羅一點。還有,最近那個被放在最後的那筆者,雖然他的小說寫得很爛,但故事是不錯的。如果他肯多讀一些馮內果,讓文筆一點大概不錯。

雖然我覺得第五號屠宰場讀起來依然耗費心力,但他的隨筆寫得非常好。
A小姐
2 weeks ago
---
A小姐
2 weeks ago
我注意到你動了《綠色奇蹟》。你覺得怎麼樣?
A小姐
2 weeks ago
---
A小姐
2 weeks ago
我大概算喜歡?我不清楚。他的文筆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但故事說得很好?老實說,我之前對他的印象只有他的作品總是拍成電影。

大概是一個月前看完的。但老實說,我並沒有太多除了「這是個好故事」的記憶,反而印象最深刻的是獄警的病痛,那描寫得有點太深刻了。而且,我覺得所有人知其清白,但仍要送他去死。或許是想表達體制與真實,個人與外界的認知差異所帶來的無力感,但這種事,我們身而在世,已經有很多了。
A小姐
2 weeks ago
---
A小姐
2 weeks ago
拉比,你去過葬禮嗎?
A小姐
2 weeks ago
---
A小姐
2 weeks ago
沒有,但我大概知道人們會在葬禮上做些什麼——怎麼了?
A小姐
2 weeks ago
---
A小姐
2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小說的葬禮總在雨天。人死了當然不是好事情,至少大多時候。但應該沒有人希望在雨天吧?
A小姐
1 weeks ago
---
A小姐
1 weeks ago
或許即使是晴天,太陽雨都不是重點。我認為人們對待葬禮是難得的黑白分明——不要到來,或者不到來將為此傷心。出於無法接受或者憎惡,出於死者的解脫又或者對死者死去而安心,葬禮是難得的只有兩種期望的節日,無論晴天,雨天,太陽雨或颶風。

而心總有颶風,無論捲起來的是愛,是錢努,是淚水,是傳票。
A小姐
1 weeks ago
---
A小姐
1 weeks ago
愛是什麼?
A小姐
1 weeks ago
---
A小姐
1 weeks ago
我或許不能為這個發言,羅比。所以我借用經典:
A小姐
1 weeks ago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

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A小姐
1 weeks ago
你或許會認為那麼罪犯們沒有愛,但過了不到一秒,你就會明白這不是事實。我們終究……所以,我認為你不會相信我寫的答案真的就是解答。但字母與單字之間總是充滿縫隙,就像人跟人一樣。

或許我在其中放進了我的想法,又或許我的想法在指以外的任何地方,又或者不限於此刻。
A小姐
1 weeks ago
---
A小姐
1 weeks ago
是我,我也不想說。
A小姐
1 weeks ago
抱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