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木靈⭕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AI 雜談/評論】
即使傳達的東西有它的意義在,我還是忍不住想,這種明顯全篇由ChatGPT寫的文章,真的達成了人類想要的「溝通」嗎?
換日線—【中英雙語】今天不說「你好」:當 nǐ hǎo 不再是一句問候,而是提醒「你不屬於這裡」
latest #12
木靈⭕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看標題就知道這八成又是一篇AI文,結果點進去後,作者比我想像中還要放棄寫作。但這是自由投書欸,你自己都不想寫的東西又憑什麼別人要看?
越是對LLM熟悉,我越反感見到它被這樣大肆用於文案、文章,這種本質是由出品者自身去對讀者說話的媒材
加上我本來就很反感GPT系列模型的中文文風,過度濫用否定句跟轉折句,不管寫甚麼文體讀起來的節奏感往往非常差
木靈⭕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我其實想知道的是這些作者或是粉專經營者為什麼會覺得把ChatGPT文章原封不動的放出來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真的覺得它寫得很好嗎?
真的不會想要修成自己的語言嗎?
還是我們真的都對自己的文筆這麼沒有自信,到寧可用這種機械批發的文風打安全牌,也不願站出來一步用自己的聲音說話呢?
木靈⭕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尤其這篇的文章類型是生活經驗+呼籲反思
這兩者的關鍵不都是人類的心嗎
如果你希望別人能理解你的感受,你為什麼會選擇找機器來幫你代言呢?
即使內容是你指示的,為什麼你會覺得機器開口說出的語言話會比你這個人類親自開口更能觸動人呢?
立即下載
木靈⭕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引用一下前幾天滑到的推,我覺得適用於任何的文字作品
ラジオでプロの小説家が言ってた
人間って
作り手の人生や思想を盛り込んだ作品を楽しみたがるので
、AIに人生経験の蓄積ができない限りは置き換わることはないって
AI🆚AIの将棋大会をもし開催しても、誰もそのゲームを見たがらないのは容易に想像つく
作品から垣間見える人生が面白さのスパイス
夢女子のフォレスト🥦 (@ororor51) on X
木靈⭕
2 weeks ago
當然考慮到換日線的文章性質是旅外台灣人的分享,也許有些人的中文真的用不習慣
但再怎麼不習慣,我覺得編輯部都不應該讓這種東西打著「旅外台灣人的故事、見聞、觀點」的名號公諸於眾
讀文章的人會點進來也是真心想要聆聽他們的聲音
進去之後作者卻躲在一個語焉不詳的LLM背後傳話,別說故鄉的親切感了,連正常的中文都讀不到,我真的有種讀者被當傻子的感覺
木靈⭕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延伸閱讀】
研究發現:網路上超過50%的內容都是AI垃圾 - 科技新聞 - PChome Online 新聞
根據SEO公司Graphite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約有52%的新上線文章是由人工智慧生成,與人類撰寫內容幾乎各占一半。
木靈⭕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姑且放上換日線徵稿頁面的說明)
https://crossing.cw.com....
木靈⭕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以前看了不少換日線的文章,感覺得到這些作者都有自己的價值觀跟偏見(誰不是呢?),但這就是真實的呈現了旅外台灣人的樣貌。
反觀這一篇呢?他是一個很乾淨俐落的輪廓,但就是沒有靈魂。
我無從知道這個作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篇文章很安全,很政治正確,一切都包裹在一個謹慎而無機質的用字遣詞之下。
網際網路又多了一篇機械產物,而我失去了認識一個真正在國外活著的台灣人的機會。
木靈⭕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包括社運的文章也是同理
當你想要向別人呼籲一件事情、想要引起共感跟認同的時候,
請使用自己的筆,自己的語言吧。
因為人類真正在乎的往往是另一個人類,而不是一堆漂亮的文字空殼。
高中的時候參加過假消息工作坊,這個概念是我印象最深的。
親友長輩往往是信任那些給他們消息的人,所以想要傳達想法乃至於說服身邊人的時候,比起完美的邏輯或是辯論,更重要的是維繫你們之間的信任關係。
一個有臉孔的人親自站在我們面前說話,我們會更願意聆聽,更容易同理他的處境。
今天當作者完全不出現在我面前,只丟給我一篇他指導AI寫的二手產物就要我接受他的觀點,試問信任的基礎要怎麼產生呢?
木靈⭕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比如這句
>
我熱愛旅行,也喜歡用地圖記錄自己走過的地方。但我的國家,經常不在那張地圖上。不是因為它不存在,而是因為,它「敏感」。
>
這種「被世界忽略」的經驗,是你們很少會經歷的。
且先不論一個邏輯能力正常的人類,在企圖表達被
他者
忽略的經驗時,根本不會在說出「
我
都用地圖記錄
自己足跡
」後又馬上說「我的國家不在
那張地圖
上」這種前後矛盾還脫離主旨的句子
這很明顯是ChatGPT的筆調,但我根本不在乎ChatGPT怎麼想好嗎,
我想知道作者自己對台灣的看法是甚麼?對國際上台灣能見度的想法是甚麼?
我關心的是另一個跟我有不同經驗的台灣人,也就是作者,當他要自己開口述說台灣現狀,他會用什麼詞形容?
那才是
他的
感受不是嗎。
木靈⭕
2 weeks ago
這句也是一眼GPT
但我想知道的是作者自己呢?如果別人這樣質疑你,你自己心中的答案又是什麼呢?
你總不可能是為了寫這篇文章才旅外的吧。光從你整篇用AI來看就知道寫作根本不是你的熱情所在,更不是專長。
木靈⭕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考慮到這篇甚至是先用ChatGPT寫英文稿再用ChatGPT翻譯成中文,我甚至覺得自己在這裡吐槽很蠢,為什麼要對一個如此不在乎的人生氣呢?
但人之所以生氣就是因為在乎某個價值,而這個價值構成了我。
我的每個帶有情緒跟批判的字句都是映照我這個人的鏡面,而AI的字碼哪怕再流暢,都沒有辦法顯露出我真實的模樣。
這也是我明明每天都泡在LLM文字裡(跟我頻繁往來的朋友都知道我是重度AI RP使用者),卻如此堅定反對它作為「發聲媒材」的原因。
不如說正是因為清楚它的底細與上限,所以才不苟同。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