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時將卦先分類:
1.純卦 乾坤水火雷艮風澤
純卦前三卦與後三卦完全相同
純卦即八卦
2.消息卦:對應十二個月
從一月開始到六月:
一陽復 二陽臨 三陽泰 四陽大壯 五陽夬 六陽乾
七月到十二月:
一陰姤 二陰遯 三陰否 四陰觀 五陰剝 六陰坤
3.上下對稱的卦
這表示他們沒有綜卦 倒過來也一樣
除了乾坤坎離四純卦外 只有:
風澤中孚 澤風大過 雷山小過 山雷頣四卦是如此
記憶法很簡單
雷山小過跟澤風大過 是坎卦的變形
中間陽爻是河
小過是小河 大過是大河
中孚與頣卦是火的變形
中孚是小火 頣卦是大火
火中虛 代表太陽及光明 所以小火大火都是好卦
4.三陰三陽的卦
易經講求陰陽平衡 所以三陰三陽的卦地位比較特殊
其中又有八個卦比較特別,分別是:
水火既濟/火水未濟
山澤損/風雷益
澤山咸/雷風恆
地天泰/天地否
這八者不僅三陰三陽,上卦與下卦又互為錯卦
所以佔據了易經方圓圖與純卦相對的另一個對角線
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方圓圖長這樣 可以估狗到很多版本
其中規律有人有興趣再講解
因為卦序本身複雜到講不完 方圓圖還比較簡單
序卦傳的排序內容滿深奧的,所以講起來會很久。
如果我不先做文字整理我覺得我連圖文版都生不出來。
序卦傳的順序是講天地陰陽相交的過程,
所以才會以純陽純陰的天地為始
而以陰陽完全交疊的既濟與未濟為終。
既濟未濟為陰陽三爻完全交錯的平衡狀態。
序卦上傳以天地為始,以坎離兩卦為終。
陰陽兩氣交錯了大半天,到29、30終於生出水火這兩個元素。
乾變成火是從不可見的陽氣轉變成肉眼可見的太陽的過程。坤變成水也是從純陰氣轉化成物質界的陰水的過程。
下傳講述人間的變化,此時天地已經混雜,
所以由三陽三陰又上下相錯的咸與恆開始,
由三陽三陰又上下相錯的既濟與未濟結束
上傳與下傳結束前,會擺個上下對稱的卦。
於是上卦結束前的27、28是互爲錯卦的頤與大過
下卦結束前的61、62為互為錯卦的中孚跟小過。
除了乾坤坎離及這四卦外 其他56卦都是互為上下反轉的綜卦
同時為綜卦與錯卦的只有地天泰 天地否 水火既濟與火水未濟
從上傳開始,對應1、2的11、12便是地天泰與天地否。 而且只有這四卦同時是既為錯卦又為消息卦。
上卦的消息卦從1、2乾坤開始
接著是11、12的三陽開泰、泰極否來
接著是19、20只剩二陽的臨觀
然後在23、24快速迎接只剩一陽的剝與復
下傳時、消息卦不再佔著尾數1、2的位置
而是從剝與復開始、就對應著
23、24 、33、34、43、44
尾數為3、4的位置、與結尾的63、64對應。
代表消息卦的演化尾端是對應結尾的。
只有天地否跟地天泰是遵循著天地之始的1、2之數的。
所以33、34為四陽的遯與大壯
43、44為天地消長的終末的夬與姤
整個上下傳就被消息卦分成了
10 8 4 10 10 20 的間隔。
之前提過1、2、11、12分別是方圓圖四角的天地泰否
可見1、2的位置在序卦傳是很重要的。代表新氣象的開始。
所以從下傳起,三陽三陰又上下交錯的咸恆、損益代替天地之氣成為31、32、41、42。
51、52則是由純卦的山與雷佔據,61、62則是之前提過的結尾前的中孚與小過。
所以單看具指標性的1、2結尾數
就是由天地開始、三陽三陰相交
到了21、22仍舊是三陽三陰相交的噬嗑與賁,
接著一直維持三陽三陰到咸與恆、損與益為止。
最後由純卦的艮與雷接續、到上下對稱的中孚與小過為止。
不是四陰二陽就是二陰四陽,代表開始的平衡慢慢的被打破的過程。
然後最後還剩一對還沒出現的八純卦巽與兌
在最後快到結尾的57,58才出現
甚至不是緊接在61-62的中孚卦之前,不要問我為什麼。
好序卦傳的大架構就是這幾個比較重要的平衡且對稱的卦,剩下的雜卦才是痛苦的開端。
上傳從水雷屯 山水蒙接續天地之始
成為3與4
代表萬物潛藏,孕育,萌芽的階段。
這代表一件事,天地誕生後先有水,
而且是水底有雷,代表有電有能量的水,
可以延伸解釋為受精卵。
水裡沒有能量就是死水,無法孕育萬物。
然後跟這初始狀態的水雷屯跟山水蒙成對的,
是下傳結束前,卡在巽兌跟中孚小過中間的
風水渙跟水澤節。
59-60的風水渙與水澤節。
以水開始,同樣以水結束,只是一陽換成一陰。
雷與風相錯,屯積的能量最終渙散,初始的蒙成了調節有度的節,才能迎接中孚。
所以3-4是上卦雜卦之始,與下卦之終59-60對應,那麼5-6則是與下卦之始35-36對應。
如果3-4是上卦雜卦之始,與下卦之終59-60對應,那麼5-6的水天需與天水訟則是與下卦之始35-36的火地晉與地火明夷對應。
易經是錯綜複雜的,可以同時對應多卦
水雷屯可以對應雷水解,可以對應風水渙,可以對應水風井,有很多種對應方法。
所以5-6的水天需跟天水訟,可以對應緊接在後的7-8的地水師跟水地比,也可以對應相錯的35-36火地晉與地火明夷。
另外上卦一開始,我們就連續遇到六個水卦,
可見水真的是天地之外的萬物之始。
3-4 水雷屯 山水蒙
5-6 水天需 天水訟
7-8 地水師 水地比
開頭連續六個水卦,但之後上傳除了以坎為水結尾外就沒再出現過水。
下傳的水卦就很規律的接近9-0的數字:
39-40 山水蹇 雷水解
47-48 澤水困 水風井
59-60 風水渙 水澤節
最後到達
63-64既濟未濟
架構很明顯的提示了水既是始也是終,而且又是代表變化本身,且帶有0的特性。
看水卦的變化跟順序本身也看得出易經的精髓
水先是跟陰陽不調和的兄弟雷山配對,跟天地配對,跟自己配對(坎卦)
到了下傳才脫離不平衡,與澤與風配對,陰陽平衡了,位置還是不對。
最後中男與中女配對,
平衡又得位,才迎來最終大結局。
接著從7-8地水師 水地比開始,到15-16為止,是一系列的一陽/一陰卦。分別是:
7-8 地水師 水地比
9-10 天澤履 風天小畜
11-12 地天泰 天地否
13-14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15-16 地山謙 雷地豫
這十個卦以泰否為中心 完全對稱
師比是一陽在2/5爻
履與小畜是一陰在3/4爻
同人/大有是一陰在2/5爻
謙/豫是一陽在3/4爻
這五個卦很完整的展現一個微型的易經邏輯
就是1-5對應 2-4對應
同時1-4對應 2-5對應
7-16這段,天與地,與 水火,澤山,雷風,全輪了一回。是個微型宇宙。父配女,母配男。
最後跟
25-26山天大畜 天雷無妄又相對應,
作為上傳的結束。
25-26山天大畜 天雷無妄又與
45-46 澤地萃 地風升相錯。
也與
15-16 地山謙 雷地豫 相應。
也與
5-6 水天需 天水訟
35-36 火地晉 地火明夷
同為天地卦
為什麼7-16能跟25-26對應呢
因為風天小畜四爻的一陰
加上火天大有五爻的一陰
組成山天大畜四五爻的兩陰
小畜+大有=大畜
履+同人=無妄
師+謙=升
豫+比=萃
今天先這樣。
我是個邊餵奶邊在腦袋瓜中默記易經的乳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