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觀察日記》 No.41
潛伏的日常
#辦公室觀察日記 #職場故事
latest #12
掰噗~
2 weeks ago
你怎麼會這樣想!? (p-unsure)
自從我知道M曾因偽造文書被判刑,公司卻視若無睹地繼續讓他上場演戲,我就明白,我早已不是一個單純的上班族了。
我是潛伏者,坐在辦公桌旁,手握著逐漸拼起來的證據網。
也是見證者,看著謊言如何用人畜無害的語氣繼續餵食整間辦公室。
我開始做的第一件事,是建立紀錄系統——我不再只是紀錄交辦,我開始找M所簽署的每一份文書,交辦流程、時間戳、與實際資料的差異,甚至每一次的代簽和我個人名義被冒用的痕跡。
立即下載
我開始回頭檢視每一份組織表、估驗文件、發文紀錄——有多少份,是用他的假學歷背書的?有多少份,是我經手卻未參與決策的?我要分得清楚,那些是我協助整理的,那些從來就不是我的責任。
然後,我意外發現上個月我協助處理的估驗計價公文,被M擅自改名,以我名義發文。
當時他說我只是幫忙擬稿,計價資料審核是他親自處理,卻從未告知我他將我的名字掛上了這份審查公文。
這不只是冒用,而是安排替死鬼的前置作業。
而且,這樣的行為並非一次。
我發現M對於圖說審核的發文,也不是用自己的名字,而是改掛G的名義。
像是特意將風險外包給我們所有人,自己則留在背後,躲過任何未來的回溯與檢討。
如果哪天他的資格問題被揭穿,那些涉及專業判斷、責任明確的文件上都沒有他的名字——他可能就能抽身,公司就能減損,只有我們這些不知情的「協助者」,會在黑箱劇本裡被抬出來當替罪羊。
我開始選擇性冷淡回應他的每一項交辦,用公開群組的文字紀錄阻絕他日後推卸的機會。
只要不是書面、不在群組、不合理、不清楚,我都要問到清楚仔細再決定要如何回覆。
因為現在的我明白,一旦出事,他會把所有責任推給「幫他處理的那個人」。
以前我以為自己只是辦公室裡一位不善交際、不想參與權鬥的監造人員,
現在我才知道,我其實是這場黑箱劇的潛在替死鬼。
這不是過度小心,這是本能的自保。
在這間辦公室裡,誠實與正直從來不是升遷的捷徑,是沉船時最先被拋下的行李。
老菜脯真正的沉香從來不靠表面。
那些在甕底慢慢醞釀的氣味,是時間與壓力堆疊的證據。
有人不敢親自入甕,卻總想偷沾香氣,還怕氣味太真會暴露出底層的腐敗。
所以他們換名、換手、換責任,只求不留下痕跡。
但再怎麼蓋,甕底的發酵終究藏不住。
有天,只要輕輕掀開,就知道哪一塊是真正醞釀的味道,
哪一塊,只是蓋章遮臉的廢渣。
未完待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