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空洞的十字架
劇透慎入
latest #11
原本就喜歡東野圭吾,不過口袋不夠深,近幾年沒怎麼買
前陣子在偷偷說得到的贈書,很薄的一本書(和這半年看的那套比...)
想到哪大概寫到哪
不可否認我覺得自己的寫作風格有被東野圭吾影響,由幾個故事線的視角推演,中段全部匯聚之後,慢慢推敲出整個事件的起承轉合。
與上次的阿嘉莎系列截然不同,起先會是看起來毫不相干的事件,不往下看不會知道犯人的動機,末了都會接露整起事件所有人的心境、動機、行為,並且多半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立場。
立即下載
就如書名《空洞的十字架》所代表的意涵,透過故事可以得知,空洞的十字架是死者對現行刑罰的猶疑、憤怒和無力。
第一起案件,小夜子和中原的美滿婚姻因為假釋中的蛭川闖空門、殺害女兒而終結,他們無比希望兇手被判死刑,所以上訴。
蛭川在二審被判死刑且未再上訴,可夫妻關係也到頭了,因為他們想到彼此,那美好卻參雜痛苦的回憶裡都是女兒。
離婚後的小夜子坐著撰稿的工作,因緣際會下接觸遺族會,為了瞭解每位犯罪者的背景,她一個人擔負起採訪的龐大工作,甚至訪問了當年為蛭川辯護的律師,從而瞭解——蛭川直到伏法,都不認為自己何錯之有,只是認命了。
她憎恨蛭川,卻也深知法律的不足,無法接住犯罪者的心理、無法在犯罪者回到社會前給予矯正,對於無可救藥的犯罪者也許死刑便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第二起事件的起因,便是她出於這份正義感,鼓勵她的採訪對象說出自己過往的錯誤,要糾正這個錯誤就必須出來自首,從而引發後續的一系列因果。
前夫中原雖為小夜子查明的真相,然而事過境遷致使,主犯兩人即便自首,找不到當年的證據,就無法串起三起事件引發的前後因果。
但我想,這也是小夜子當時所期望的。
第三起事件的主犯因曾犯下的過錯內疚長達20年,道德的約束使他們分道揚鑣、走向截然不同的贖罪道路,儘管警方找不到能將他們定罪的證據。
對他們而言,那片樹海和當年的那張照片,就足以將他們架在十字架上了。
問題是,三起事件中的主犯,並不是每個人都經歷這個過程,例如蛭川,死刑對他來說不痛不癢。
法律這正層面上所需要涵蓋且考量的人性,我想才是廢除死刑前應該討論的課題。
啊順帶一提 如果是沒看過東野圭吾的朋友,提醒一下,他屬於對話頻率較高的文風。
阿仲⚙️🎸
2 weeks ago
記得我那時看完之後,思考了死刑這件事想了超級久但也無法得到什麼結論 這件事真的好難啊
jessicak20513: 現行制度還沒法完善,我想,大概作者是想用這種方式,把問題拋出來,讓大眾一起思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