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會稱那些想盡辦法爭取自己權益的人為「自我主義者」,但是如果考量到他們的「情緒勞動,就會發現也沒什麽好批評的,因為當其他人在猶豫不決時,他們僅得明確表達自我意願,當其他人不願意捲入鬥爭時,他們會為了達到目標而跳人紛爭之中,每分每秒都在消磨自己的身心。因此,想設法多撈到一些東西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就如同選擇自我沉默的人以獲得他人喜愛為目標而將自己的需求不斷延後是一樣的道理,展現自我主張的人也只不過是做了不同的選擇罷了。
P.44-45
自信心是指「我能夠辦到」,亦即與「行為」有關的概念,而自尊感則是指「我是個不錯的人」與「存在」有關的概念。充滿自信卻缺乏自尊感的人也並不罕見。
P.59
當心情低落、毫無動力時,跟朋友聚餐或到喧嘩場所並非好的選擇,因為暴露在吵聲音裡只會使我們變得更加敏感。人一旦受到刺激,大腦就會開始活現工作模式,所以會感到疲乏。尤其「人」是最強的外部刺激,我們光只是待在同一個空間,就會暴露在聽覺、視覺、觸覺等各種不同的刺激裡。但是只要一人獨處就能從所有刺激中解放、重拾自由,並且重新正視自己的心靈。
P.62
有時,我們會遇到想要把潛水中的人拉上水面、提振士氣地高喊著:「愈是這種時候愈不能一個人獨處!」、「沒關係,人生總會有低潮期。」但假若你不是屬於和朋友相聚在一起會重新振作的人,記得要斷然拒絕這種人所釋出的善意;反之,要是發現身邊人想要擁有一段潛水期,我們也要懂得耐心陪伴等待。
P.63
擁有自己世界的人,會有其特有的氣場;而這個氣場並非刻意塑造,是在建構屬於自己的世界時自然形成。
P.68
心理獨立的人在和人相處時,往往不會受對方影響,他們不會依賴他人、反而是認可對方與自己的世界同時存在,並創造更豐富的關係。他們不一定要展現自我,別人就會對他們產生好感。
P.70
潛水期是逃離外部刺激、修復心理傷痛、重新認識自己的治癒期,是主動運用時間、為自我成長打好基礎的一段時期。在哲學領域中,這段「Solitude」,也就是「有趣的孤獨」之意,擁有愈多Solitude時間的人,心裡愈是富有,因為他們懂得將目光從別人轉移到自己身上,比起任何人都還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
P.73
我不是很喜歡「選擇障礙」這句話,因為當你的一個選擇會徹底左右人生的認知時,自然就會謹慎面對每一個選擇,做出最合適的決定。
P.74
若要做出正確決定,首先要非常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麽,許多人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P.75
或許有人會提出這樣的質疑:「怎麽能將人生重要決定交由抽籤來進行?」但其實抽鐵是最容易確認真寶內心想法的直覺方法。我們不是只有對人會有第一印象,面對抉擇也會有所謂第一印象,那份第一印象就是你的真實心聲。
P.76
值得注意的是,抽籤並非要你真的按籤上所寫的方向做決定,而是要你透過抽籤結果認知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要是在不清楚自己意願的情況下做決定,相信不論選擇A或B,最終都會徒留遺憾。
P.78
幸福究竟是什麽呢?我個人認為,幸福是一種可以使你享受活著的力量。為了變幸福,你需要有感恩每一瞬間都活著的餘裕、不苛責自己的決心、不給自己打低分的包容力,這三者之中,沒有一項是容易的。
P.121
這世上或許有完美的結局,但絕對不會有完美的開始。起點原本就是一無所有的。
因此,就不可能是完美狀態。唯有在朝目標前進的過程中才會慢慢創造出完美結局、有所收穫,完美的開始並不會創造出有始有終之美。
P.128
最終,實在沒有必要以完美為目標。人們會對謙遜上進的人感到有魅力,對已經擁有一切的人則毫無興趣。
P.129
人的問題千萬別想著靠人解決,應該要把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長上才對,當焦點轉移時,才會减少因人際關係糾紛所引發的疲勞感。就如同大問題解決以後,小問題也會自然消失一樣,如果對職場生活有無比堅定的意志,那麽職場裡的那些小事自然就不再使你感到心煩。
P.139-140
隨著年紀漸長,朋友的概念也從無時無刻都想要膩在一起,轉為就算無法深度交流、也想要一起共度時光。换句話說,不會再把對方當成是專屬於自己的朋友,會意識到對方有自己的生活,是某某人的主管、同事、女兒或妻子等。因此,過了三十歲以後,往在會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世界上是否存在友情這回事?我身邊有多少位真正可以稱得上是朋友的人?」
P.148-149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段人際關係是只交流正向情感的,就算有、那樣的關係也不會持久。
P.155
我們可以對母親發牢騷,也可以起口角,但是不論如何都不能忘記她的出生並非為了成為「我的母親」,她只是「現在」是我的母親罷了。
P.167
「我為了家人放棄掉自己的時間和興趣,卻沒有得到任何回報。」
許多已婚婦女都向我訴苦過這個問題,但是就算家人百分之百給予情感上的支持,站在接受者的立場,永遠都只會覺得不夠,因為打從一開始就根本不存在百分之百的滿足。
P.198
各位知道戀愛中的「乙方」通常是在什麽樣的情況下才會忍無可忍決意提分手嗎?
就是當自己已經付出一百分的努力,對方卻不僅不努力、還依然我行我素、無動於衷,凡事只考量自己,抱持著一顆利己之心時。當她們深刻體悟到原來自己要一直扮演「乙方」,這段愛情才能夠持續下去時,就會為了守護珍貴的自己而選擇放棄愛情。
P.203
迴避、單方面告知、突如其來的拋棄,都是最糟糕的分手方式。有時,比較被動的女性會選擇用不接對方電話、不讀對方簡訊、透過社群網站來暗示對方分手,或許你會想問:都已經要分手了,還要為對方想這麽多?
「好聚好散」其實是為了自己,不是為對方,懂得處理好分手的人也會懂得談威情。
P.213
人的性格基本上就像硬幣的兩面,是缺點的同時也會是優優點;所有性格皆是如此。
P.218
我通常都會勸人,與其補強你的弱點,不如強化你的優勢。
P.219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固然重要,但是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也很重要,因為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才能「不那麽辛苦地」持續做下去。奉勸各位還是放下「對想做之事的熱情與悸動」這種幻想吧,不是只有心跳加速、非這件事情不做不可才叫作夢想,只要是自己不排斥、能夠做好的事情,就已經是非常棒的目標和夢想。不要忘記,對某人來說,也許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他一輩子想實現的願望也說不一定。
P.228
因為不論任何選擇,都會伴隨著犧牲,妳該做的事情是在現有人生中尋找幸福與意義,如果老是羨慕另一個未實現的人生,就永遠不可能幸福。
P.244
比起「誰走得快」,「誰能走得更長久」才是決定人生成敗的關鍵。
P.249
不要被這世界的速度干擾,也不要被他人看待你的眼光影響,只考慮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麽就好。這已經不是比他人晚一、兩年出發就會永遠落後的時代,反而是不顧自己的狀況、汲汲營營地盲目跟從,才會落於人後。
P.250
本來就一無所有,所以也沒什麼好失去的,這就是青春。也就是不論做什麽事情,都不嫌晚。只要知道自己「沒有任何損失」,就能分散掉一些對挑戰的恐懼。如果你覺得自己好像起步得比別人晚,也不必擔心,不管是讀書、就業還是戀愛,對年輕人來說永遠都沒有「為時已晚」的事情。
//忘了記頁數XD但應該在後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