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ntia M.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8tGOvNbwGZZuaW7Uko7lv.jpg https://images.plurk.com/1kVFBRnz4LBRZ6cdXQ48e7.jpg
揹著十公斤連續走了三個小時的me: (僵硬伸展姿)
latest #15
Cleantia M.
3 weeks ago
仔細計算,應該有個五六小時,展區大小的差異(??)
太厲害了!還好今天有風
Cleantia M.
3 week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LhtsUphgZHIqnyIi1RXPI.jpg
晚餐是好久不見的蔬菜羹飯 ~~ 朋友幫買到最後一碗
分享到說(也正好想起來,當下不那麼有意識XD),懷孕時,胃口會指定要吃這間的蔬菜羹。可以不要飯麵,蔬菜羹就好 ~ 升級成大碗的那種xdd
https://images.plurk.com/43rsY07S0cKTLbpIp18XYW.jpg
連續遇到認識的人,太不可思議了。女性長輩們的想法方向非常一致:你這麼瘦,怎麼生出這隻?/ 你生完怎麼還是這麼瘦?/ 難怪你說很忙,自己帶吼……(下略)
前幾個月討論到「是否需要媽媽友?」這件事,想想吼,其實我大概也不是需要「『媽媽』友」,而是媽媽這個年紀的女性,讓我可以有更多典範得以參照,去探討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母親、想要建立如何的關係;而更重要的是,想成為怎麼樣的「自己」?
立即下載
Cleantia M.
3 weeks ago
lenitaly: 我在中興莊上樓下樓走了大概三個小時,三點左右開走縣圖-美術館1/3/5F-武德殿-藝術館,接著去買蕃薯,再回到中興莊XDD(晚餐中)
Cleantia M.
3 weeks ago
我媽能揹洋芋片爬一小時的山,真厲害……
揹著小孩走那麼多路不簡單 蕾是個很棒很讚的媽媽!
▶雪凜
3 weeks ago
你們很棒!!
Cleantia M.
3 weeks ago
cccc23v: andka_1015: 結果要回家之前我腳抽筋 人家要關了還不太好意思地說:抱歉我腳抽筋了……這畫面也太綜藝了吧!

應該是穿涼鞋的關係,很久沒好好穿運動鞋了!回家拉髖跟伸展、躺了下肩頸,配合蕾妹之前塞的休足時間(平常基本上沒有機會用到,居然是在這個場合),再滾輪滾一下小腿,有種活過來的感覺
Cleantia M.
3 weeks ago
不得不佩服自己在二手店矇/挖到這些原本也不知道是在幹嘛用的工具……肩頸不適躺肩頸按摩枕搭手部拉伸(筋容易卡回媽媽手的位置,要保養一下);背駝或者腰彎久了抓瑜伽棍站一下,順便調整牙齒咬合的位置(最近才發現這個影響呼吸很多,我容易呼吸不順);腿痠用滾輪按摩小腿,什麼的。
雖然花生球太硬,我沒什麼肉覺得很痛,還不太行,不過以「慢慢上手工具(在生活中的契合度)」這件事,就感到進步許多了……

儘管不是自己原先想要的「固定運動作息」和「掌握肌理運作的知識」去達到一個調配,也是調整的開始呢
Cleantia M.
3 weeks ago
回來媽媽友話題。很剛好跟其他人討論到,「自我實現」這件事。關於這件事是否與如何「重要」且不談,想了一下,Self-realization / Self-actualization(Auto-realização / Auto-atualização)這些後綴是-tion / -ção的事,給我的感覺一直是「現在進行式」。

我很喜歡用這些後綴……XDD 原本以為只是聽多了那個說法,後來發現真的,自己的邏輯是比較貼近「把現在進行式轉變為名詞(等)」的一個,拆解長的敘述的狀態。(不過我得說,巴西文章確實很愛這樣啦……
Cleantia M.
3 weeks ago
在蕾妹單純為了湊免運請我挑選,而判斷依據僅是最低價格的80元書區裡,不小心遇到一本一開始感到還好,實際讀下去好特別的翻譯書。

特別不在於其專業(專業也是一項考量,但不是完全),而是「提出了不同(讀者:我)以往認知的想法」。回想了一下,發現只要是這種類型的情景我都特別喜歡(但不是直接說「No」,而是有一個「論點」在的)。我以為翻譯是照著原文,以那樣的結構做對應,沒想到更精巧的方式是對照各語言的脈絡性,好有意思呀。
Cleantia M.
3 weeks ago
所以如果是「想成為怎麼樣的『自己』?」,這樣也貼近「自我實現」議題的,嗯……我的想法好像是:哦,那我就去了解「自己」。

不是怎麼想、有哪些樣貌、或者怎麼成為(儘管在探索中總會走過,但那並不是「目標 / 目的」),好像走著走著就不小心繞出來了耶。
好比「聽」這塊吧,難得一定要延續分配給聽覺的事物,才得以接收資訊嗎?會不會有其他方式,可能也不只那麼視覺,而是更偏向哪裡的?
Cleantia M.
3 weeks ago
討論到的一part很喜歡是:是因為限制而選擇,還是因為選擇限制而選擇?

我覺得有沒有選擇「限制」這件事……會表現出自己跟限制之間的關係。有的說法可能是「接受」吧,不過不一定是這個字的,也許有別的說法或形容的。
Cleantia M.
3 weeks ago
幾乎是兩年份的快速,可以相對明顯地慢下來了;也因為有快速,才有辦法緩慢吧。

雖然覺得一直在寫有的沒的小東西,也不怎麼低調,但從他人的反應裡發現,自己好像還算是低調的 (無意識)
希望年底之前能夠好好走到下個階段,好好分享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