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ʘ дʘ)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可能自己很傾向看有講解導演手法,運鏡方式等,加入技術性評價的影片觀後感
( ʘ дʘ)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mujica播出的那一陣子,能夠看到有些人從動畫詮釋出完整的意義與推論,但我每次回想動畫的實際內容,又覺得好像沒有這回事
那時候一直在想說,是因為對方知識多見聞廣,有理論基礎,所以才能"看懂"一些事情嗎?那這樣作品的評價到底應該怎麼做基準呢?
偶爾會看從哲學角度評論動畫的影片,哲學又是一個從很多角度,不同事情的比喻都能放在一起講的方式(我的片面理解)
哲學理論派會看起來特別特別的"主觀詮釋"
( ʘ дʘ)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 ʘ дʘ)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好像才終於理解到影評或觀後感就是撰寫人自己的感知感悟,想法觀點的表達,而導演、原作者的意圖跟手法又是另一件事,可以是幫助判斷的資訊,也可以完全與成品無關
( ʘ дʘ)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太在意有一個"正確的"或"被多數背書過的"觀點,想要求同,但又拒絕存異的心態......嗎?
有時候會覺得藍色窗簾擴大解釋的部分,會變成所有事情好像都能混為一談(但如果從哲學的角度,搞不好真的都可以混為一談?)
( ʘ дʘ)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也有的時候看到完全沒看懂電影的人的離譜評價(我主觀的評定)與自己觀點大相逕庭的說法會有一點不舒服
可能會自然地認為不同意見的人,有針鋒相對的想法,網路上又經常隔空喊話吵架等等的事情發生,所以如果沒有一個客觀評價就會爭吵不休?
先思考到這裡好了
( ʘ дʘ)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真的非常喜歡看解說製作手法,各種鏡頭機位,色彩跟音樂在這裡發揮甚麼效果,這個圖形或是場景布置安排有甚麼主題連通之處......
( ʘ дʘ)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最近在看下女的誘惑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