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應該長期的聽眾也很多會不舒服 護航完全沒意識到有多嚴重
就是 有很多陌生人跑進來批評,並不等於批評的都是陌生人啊
是有很多陌生人跑進來批評+你內心既定認為這件事沒什麼了不起不會有太多人有反應,才會導出現在批評他們的都沒搞懂狀況的結論
另外我雖然知道有些評論會有點過激,但防守別人不該說性侵,其實是沒搞懂「性侵」的定義(對應到「積極同意」)
社會大眾對「性侵」內心想的可能是「被告上法庭宣告有罪」這不算意外⋯⋯
會有婚內性侵的批評主要起自很煩那句「合法撿屍」 想強調撿屍不可能合法吧
覺得從這是斷片沒有記憶都是平等的角度來看真的很怪
怎麼聽都覺得那個慌張跟「我有沒有非自願被發生性行為」有關係啊?相信兩人中間的默契沒有到真正恐慌的程度,但這種害怕男生是不是真的很難同理啊?
就算之前先生斷片,也不用擔心自己在這期間非自願被發生性行為
甚至就算有發生,根據男賺女賠的邏輯,他也不會覺得怎麼樣,還會反過來虧女生(同樣邏輯也壓迫了男性受害者)
當然男生有可能被用畫畫或其他方式捉弄,但這個身體上沒辦法控制的程度實在無法類比
為什麼強迫性交和其他暴力行為一樣是嚴重的刑事犯罪
再講極端一點,這個行為是有可能讓女生懷孕的,之後的所有處理善後成本都是在女生身上
是說在我的觀念裡面並不是覺得人都不能犯錯
講到道歉反而想說大家不要急
任何真正深刻的處理和回應都需要時間
我並不覺得提到初衷是「想輕鬆的聊」或現在還沒有土下座就有罪加好幾等了
以我對公眾人物的期待和對這個議題的在乎,我是會希望他們可以跟一些單位合作,上一些課,用他們擅長的(輕鬆)方式讓這些幽微的概念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
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這樣,但是停播「休息」某種程度其實是 good sign
《始於極限》的最後幾封信有聊到日本不同世代的女性主義者實踐風格的差異
我不完全覺得脆上有群人聚在一起聊這些不好 這讓我們可以更清楚道德底線應該在哪裡才不會讓一大群人受傷
但如果我們更喜歡堅定的劃分黑白
好像也不是只有「好」的面向
我覺得像厭女和厭童這種風氣
想要改變
是在鼓勵任何人接納很柔軟的自己
也需要接受被視為對立者的脆弱與不足
幾乎等同於改變很緩慢、步伐很凌亂
但一定會更好的這種事情
對我來說好像幾乎就是同一件事情 我自己先來貼標籤(仙女發言)
寫完了,覺得自己寫的真好(先誇誇)
如果沒有回應之後再來想要不要公開~